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旃陀羅·笈多二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旃陀罗·笈多二世
Remove ads

旃陀羅·笈多二世梵語चन्द्रगुप्त विक्रमादित्य;Chandragupta Vikramāditya),漢文將其王號 Vikramāditya 譯為超日王,將其名字Chandragupta 譯為月愛 [1]古印度笈多王朝第三位君主(375年 - 415年在位)。在位期間,笈多王朝達到鼎盛時期,該時期也被認為是印度的黃金時代。

快速預覽 旃陀羅·笈多二世, 統治 ...

旃陀羅·笈多二世採取與南北鄰國修好,集中力量征服印度西部的塞迦國家(起源自塞種人)的政策,合併了馬爾瓦古吉拉特等地,領土擴至阿拉伯海沿岸,控制北印度東西海岸的城市及港口,並將鄔闍衍那作為行都。另外旃陀羅·笈多二世還大力提倡文化藝術,優待學者詩人。其宮中有九位著名學者,號稱後宮「九寶」。這九位學者是:劇作家和詩人迦梨陀娑、天文學家彘日、名醫丹文塔里耆那教聖人克沙帕納卡、字典學者阿馬拉·辛哈、數學家桑庫、詩人貝塔拉·巴塔加塔·卡爾帕拉、文法學者瓦拉魯奇

統治期間,中國東晉高僧法顯於西元399-412年訪問了印度[2]

Remove ads

名稱和稱謂

Thumb
笈多文的旃陀羅笈多,Cha-ndra-gu-pta

旃陀羅笈多二世是該王朝第二位以「旃陀羅笈多」命名的統治者,第一位是他的祖父旃陀羅·笈多一世。正如他的硬幣所證明的那樣,他也被簡稱為「旃陀羅」。他的軍官安羅迦爾達伐的桑吉銘文說,他也被稱為提婆羅闍(Deva raja)。他的女兒波羅婆伐提笈多作為伐迦羅迦女王發布的記錄稱他為旃陀羅·笈多和提婆·笈多。提婆室利(IAST:Devaśri)是這個名字的另一種變體。[3]:148德里鐵柱銘文指出,旃陀羅國王也被稱為「達伐」:如果這位旃陀羅國王被認定為旃陀羅笈多,那麼「達伐(Dhava)」可能是國王的另一個名字。另一種可能性是,「Dhava」是一個常見名詞「bhava」(有)的錯誤,儘管這不太可能,因為銘文的其餘部分沒有任何錯誤。[4]:63-64

《毗濕奴普拉那書》中的一段文字表明,印度東海岸的主要地區——拘薩羅、奧德羅、多摩梨帝國普里——與笈多人大約在同一時間被提婆羅克室陀人統治。由於一個名為提婆羅克室陀的模糊王朝似乎不太可能在笈多王朝時期強大到足以控制大片領土,一些學者,如達沙拉塔·沙爾瑪,提出了「提婆-羅克室陀」(Devarakṣita)是旃陀羅·笈多二世的另一個名字。其他人,如甘古利,反對這一理論,認為這種識別是相當武斷的,無法令人滿意地解釋。

旃陀羅笈多獲得了Bhattaraka和Maharajadhiraja的頭銜,並帶有Apratiratha的綽號(「沒有平等或對手」)。在他的後代塞建陀·笈多統治期間發行的蘇比亞石柱銘文也稱他為「Vikramaditya(超日王)」。[3]其他一些著名的頭銜,如三大洋之主和仙人國王(「婆羅門之王」),也被用來尊稱旃陀羅·笈多二世。[4]:52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旃陀羅·笈多是沙摩陀羅·笈多和王后達陀提毗的兒子,正如他自己的銘文所證明的那樣。[3]:148根據笈多王朝的官方家譜,旃陀羅·笈多繼承了父親的王位。梵語戲劇《Devichandraguptam》結合其他證據表明,他有一個名叫羅摩·笈多的哥哥,在他之前登上了王位。在劇中,羅摩·笈多決定在被圍困時將王后陀樓婆提毗交給塞迦敵人,但旃陀羅·笈多偽裝成王后前往敵人營地並殺死了敵人。不久之後,旃陀羅·笈多廢黜了羅摩·笈多,成為了新國王。[5]:479現代歷史學家對這種敘事的歷史性存在爭議,一些人認為它是基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是一部虛構的作品。[4]:51

統治時期

旃陀羅·笈多二世的馬圖拉柱銘文(以及其他一些笈多銘文)提到了兩個日期: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其中一個日期表示國王的統治年份,而另一個日期則表示笈多日曆時代的年份。[6]:169然而,印度學家哈利·福爾克在2004年提出理論,認為早期學者認為的統治年實際上是kālānuvarttamāna系統的日期。[6]:171根據福爾克的說法,kālānuvarttamāna系統是迦膩色迦一世皇帝建立的貴霜帝國曆法時代的延續,他的加冕可以追溯到公元127年。Kushana時代在100年後重新開始計數(例如,100年後的年份是1,而不是101)。[6]:168-171

馬圖拉銘文的日期部分是(IAST):[6]:169

candragupta-sya vijarajya-saṃvatsa[re] ... kālānuvarttamāna-saṃvatsare ekaṣaṣṭhe 60 ... [pra]thame śukla-divase paṃcāmyaṃ

kālānuvarttamāna-saṃvatsare之前的字母在銘文中被磨損,但歷史學家彭達卡爾(1931-1932)將它們重建為gupta(笈多),並將gupta-kālānuvarttamāna-saṃvatsare翻譯為「笈多時代之後的一年」。他把整個句子翻譯成:[6]:169-170

……旃陀羅·笈多……年代……在笈多時代後61年第一個(Ashadha)明亮的一半的第五。

歷史學家西爾卡爾(1942)將丟失的字母恢復為「[paṃ]「cāme」(「第五」),並得出結論,銘文的日期為旃陀羅·笈多的第五個統治年。[6]:170缺失的字母也被解讀為「prathame」(「第一」)。根據這些解釋,銘文的時間為笈多時代的第61年,即旃陀羅·笈多的第一個或第五個執政年。假設笈多時代開始於公元319-320年左右,那麼旃陀羅·笈多統治的開始可以追溯到公元376-377年或公元380-381年。[4]:52

福爾克同意缺失的字母表示一個數字年份,但認為西爾卡爾的解讀「僅僅是想像」,並指出缺失的字母「磨損得無法恢復」。[6]:169-171

根據福爾克的說法,如果我們假設kālānuvarttamāna時代表示一個在一百年後重新開始計數的系統,那麼這種差異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夜叉銘文可追溯到笈多時代(約公元432年)的112年,對應於kālānuvarttamāna第5年。因此,鳩摩羅·笈多時代使用的kālānuvarttamāna時代一定始於公元432-5=427年。佛像基座銘文中提到的年份也表明,這個時代大約是公元426年至427年。[6]:172-173由於kālānuvarttamāna系統每100年重新開始計數一次,因此旃陀羅·笈多統治時期使用的kālánuvarttamaāna時代一定始於公元327年。因此,馬圖拉銘文可以追溯到公元327+61=約388年。[6]:173雖然福爾克的理論並沒有顯著改變笈多的年表,但它意味著馬圖拉銘文的日期不能用來確定旃陀羅·笈多統治的開始。[6]:173

桑吉銘文的日期為公元412-413年(笈多時代93年),是最後一個已知的旃陀羅·笈多銘文。[3]他的兒子鳩摩羅·笈多在公元415-416年(笈多時代96年)登上了王位,因此旃陀羅·笈多的統治一定在公元412-415年的某個時候結束了。[4]:64

軍事生涯

旃陀羅·笈多的外交部長毗羅舍那的烏達亞吉里銘文表明,國王有著傑出的軍事生涯,上面說,他「買下了地球」,用他的力量為之付出代價,並將其他國王貶為奴隸。[4]:52-53他的帝國似乎從西部的印度河口和巴基斯坦北部延伸到東部的孟加拉地區,從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延伸到南部的訥爾默達河[5]:480

眾所周知,旃陀羅·笈多的父親沙摩陀羅·笈多和他的兒子鳩摩羅·笈多一世曾表演馬祭,以宣揚他們的軍事實力。在20世紀,瓦拉納西附近發現了一匹馬的石像,並將其銘文誤讀為「Chandramgu」(被認為是「Chandragupta」),這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旃陀羅·笈多也進行了馬祭。然而,沒有實際證據支持這一理論。[4]:59

西薩特拉普王朝

歷史和文學證據表明,旃陀羅·笈多二世在對抗統治印度中西部的西薩特拉普王朝(也稱為塞迦)方面取得了軍事成功。[4]:53旃陀羅·笈多的父親沙摩陀羅·笈多在阿拉哈巴德柱上的銘文將「Shaka-Murundas」列為試圖安撫他的國王之一。[7]:125有可能是沙摩陀羅·笈多將塞迦人貶為從屬聯盟,而旃陀羅·笈多則完全征服了他們。[4]:54

毗羅舍那的烏達亞吉里銘文將他描述為巴連弗邑的居民,並表示他與尋求「征服全世界」的國王一起來到印度中部的烏達亞吉里。這表明旃陀羅·笈多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到達了印度中部的烏達亞吉里。旃陀羅·笈多率領軍隊前往印度中部的理論也得到了公元412年至413年(笈多93年)安羅迦爾達伐的桑吉銘文的證實,據說他「在許多戰鬥中取得了勝利和名聲,他的生計是通過為旃陀羅·笈多服務而得到保障的。」在印度中部還發現了公元401年至402年(笈多82年)旃陀羅·笈多的世襲王公沙那迦尼迦的銘文。在旃陀羅·笈多時期,統治該地區的唯一重要力量是西薩特拉普人,其統治得到了其獨特貨幣的證明。西薩特拉普統治者發行的硬幣在4世紀最後十年突然結束。[4]:53這種類型的硬幣在5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重新出現,其年代為笈多時代,這表明旃陀羅·笈多征服了西薩特拉普。[4]:54

旃陀羅·笈多獲勝的確切日期尚不清楚,但可以初步確定為397年至409年之間的某個時間。[8]:91最後一枚4世紀的薩特拉普硬幣——魯德拉辛姆哈三世的硬幣——可以確定為塞迦紀年310年或319年(硬幣傳說部分丟失),即388年或397年。[4]:53旃陀羅·笈多的硬幣,日期為409年,與薩特拉普硬幣相似,薩迦的佛教精舍符號被迦樓羅的笈多符號所取代。[8]:91

文學證據也證實了旃陀羅·笈多對西薩特拉普人的勝利。梵文戲劇《Devichandragupta》的歷史性存在爭議,該劇講述了旃陀羅·笈多的哥哥羅摩·笈多在被圍困時同意將他的王后陀樓婆提毗交給一位塞迦酋長,但旃陀羅·笈多偽裝成王后前往敵營,殺死了塞迦酋長。[4]:54旃陀羅·笈多擁有維克拉瑪蒂亞的頭銜,幾個印度傳說中提到了擊敗塞迦的國王維克拉瑪蒂亞。一些現代學者提出理論,認為這些傳說可能是基於旃陀羅·笈多戰勝塞迦人。[4]:54

由於他戰勝了西薩特拉普人,旃陀羅·笈多一定將他的帝國擴展到了今天古吉拉特邦阿拉伯海岸。[4]:54

Remove ads

其他勝利

Thumb
德里鐵柱,上面有旃陀羅國王的銘文,被認為指的就是旃陀羅·笈多二世

德里的鐵柱上刻有一位名叫「旃陀羅」的國王的銘文。[4]:55現代學者普遍認為這位國王與旃陀羅·笈多二世有關,儘管這不能完全確定。[4]:56

雖然有人提出了替代性標識,但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鐵柱銘文中的旃陀羅是旃陀羅·笈多二世:[5]:480

旃陀羅·笈多的硬幣將他稱為「旃陀羅」。[5]:480

根據鐵柱銘文,旃陀羅是毗濕奴的信徒。[4]:55旃陀羅·笈多也是一個毗濕奴派,在笈多的記錄中被描述為Bhagvata(毗濕奴的奉獻者)。[4]:58

據說這根鐵柱是由旃陀羅國王為紀念毗濕奴而在一座名為毗濕奴帕德的山上豎立的,但國王似乎在銘文雕刻前不久就去世了,因為銘文說「國王已經離開地球,去了另一個世界」。笈多皇帝塞建陀·笈多(旃陀羅·笈多的孫子)在其父庫鳩摩羅·笈多一世去世後設立了一個類似的毗濕奴dhvaja(紀念毗濕奴的旗杆)。[4]:58

根據他的烏達亞吉里銘文,旃陀羅·笈多進行了digvijaya(「征服各方」)運動。[5]:480眾所周知,他是一位強大的主權皇帝,這與鐵柱銘文對旃陀羅國王的描述非常吻合,他「通過自己的手臂獲得了世界上唯一的最高主權,並(享受)了很長時間」。[4]:58

鐵柱上的銘文說,旃陀羅的力量「讓南大洋散發出陣陣清香」。這可能是指旃陀羅·笈多在征服了西薩特拉普王朝領土後將笈多統治擴展到阿拉伯海。阿拉伯海位於笈多帝國的南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南大洋」一詞適用於它。[4]:58

鐵柱銘文上寫著「他的名字叫旃陀羅,臉上掛著滿月的榮耀」。這讓人想起他的後代塞建陀·笈多的曼達索爾銘文,該銘文將旃陀羅·笈多描述為「笈多國王星系中的一個月亮,名字叫旃陀羅·笈多」。[3]:148

鐵柱銘文認為旃陀羅取得了以下勝利:[4]:55

  • 擊敗了文伽王國的聯盟
  • 在一場戰爭中穿越辛杜河(印度河)的「七面」,擊敗了巴里卡人。
Remove ads

個人生活與聯姻

Thumb
旃陀羅·笈多二世向筏羅訶致敬的形象

笈多的記錄提到陀樓婆提毗是旃陀羅·笈多的王后,也是他的繼任者鳩摩羅·笈多一世的母親。[7]:191-200巴薩爾粘土印章提到陀樓婆·娑婆彌尼是旃陀羅·笈多的女王,也是牧尊·笈多的母親。[3]:111旃陀羅·笈多不太可能有兩個名字相似的不同王后:看來陀樓婆·娑婆彌尼很可能是陀樓婆提毗的另一個名字,而瞿頻陀·笈多是鳩摩羅·笈多的親兄弟。[3]:30

旃陀羅·笈多還與鳩維羅那嘎(Kuvera-naga)聯姻,她的名字表明她是那嘎王朝的公主,在沙摩陀羅·笈多征服他們之前,那嘎王朝在印度中部擁有相當大的權力。這種婚姻聯盟可能有助於旃陀羅·笈多鞏固笈多帝國,那嘎人可能幫助他對抗西薩特拉普人。[4]:60

波羅婆伐提笈多是旃陀羅·笈多和鳩維羅那嘎的女兒,嫁給了統治笈多帝國南部德干地區伐迦陀迦國王魯陀羅犀那二世。[4]:59在她丈夫於公元390年去世後,波羅婆伐提笈多擔任她未成年兒子的攝政王。[8]:91在她攝政期間發行的兩塊銅板銘文中,她的笈多祖先的名字和他們的皇室頭銜出現在伐迦陀迦國王的名字之前,伐迦陀迦王的頭銜較小,為王公。這表明,笈多王朝可能在她攝政期間對伐迦陀迦政府產生了影響。歷史學家赫爾曼·庫爾克和迪特馬爾·羅特蒙德認為,在她長達20年的攝政期間,伐迦陀迦王國「實際上是笈多帝國的一部分」。[8]:91伐迦陀迦家族可能在旃陀羅·笈多與西薩特拉普人的衝突中支持他。[4]:60

笈多家族似乎也與伐迦陀迦家族的南部鄰居卡達姆巴王朝結成了婚姻聯盟。塔拉貢達柱上的銘文表明,卡達姆巴國王Kakusthavarman的女兒嫁給了其他王室,包括笈多家族。[3]:174雖然Kakusthavarman是旃陀羅·笈多的兒子鳩摩羅·笈多一世的同時代人,[3]:174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卡納塔克邦(卡達姆巴王朝統治的地方)的一些中世紀酋長聲稱是旃陀羅·笈多的後裔。[4]:60根據維克拉瑪蒂亞的傳說,皇帝維克拉瑪蒂亞(一個被認為是基於旃陀羅·笈多的角色)派他的宮廷詩人迦梨陀娑擔任貢多羅領主的大使。雖然這個傳說中提到的貢多羅國王被一些學者認定為伐迦陀迦國王,但他更有可能是卡達姆巴國王,因為伐迦陀迦王沒有統治貢多羅,也從未被稱為貢多羅領主。[4]:60

Remove ads

封臣

Thumb
笈多64年(公元384年)的菩薩像,來自菩提伽耶

從歷史記錄中可以知道旃陀羅·笈多的幾個封建屬地:

  • 沙那迦尼迦王公,一個從烏達亞吉里銘文中已知的封地,記錄了他建造的一座毗濕奴派寺廟。[4]:53
  • 三迦摩羅王公,一個以雕刻在菩薩像上的格雅銘文而聞名的封地[4]:62
  • 室利毗濕伐彌陀羅·濕伐彌王公,一個從毗底沙發現的印章中已知的封地[4]:62
  • 瓦爾卡的統治者娑婆彌達沙王公也可能是笈多王朝的封臣,如果我們假設他的銘文是在笈多曆法時代刻的;根據另一種理論,他的銘文可以追溯到卡拉丘里曆法時代。[4]:62

九寶

Jyotirvidabharana(22.10)是迦梨陀娑的一篇論文,其中指出,九位被稱為Navaratnas(「九寶」或者「九顆寶石」)的著名學者出席了傳說中的維克拉瑪蒂亞的宮廷。除了迦梨陀娑本人,這些人還包括阿摩羅辛訶、Dhanvantari、Ghatakarapara、Kshapanaka、Shanku、伐羅訶密希羅、婆羅流支和Vetala Bhatta。然而,沒有歷史證據表明這九位學者是同一位國王時代的人物或門徒。[9]許多學者認為Jyotirvidabharana是對迦梨陀娑之後日期的文學偽造。[9]早期文獻中沒有提到這樣的「九寶」,西爾卡爾稱這一傳統「在歷史上毫無價值」。

儘管如此,許多學者認為,九寶之一——迦梨陀娑——可能確實在旃陀羅·笈多二世統治時期蓬勃發展。這些學者包括威廉·瓊斯、A.B.基思和瓦蘇德夫·維什努·米拉什等。[10]迦梨陀娑可能是旃陀羅·笈多的宮廷詩人。[4]:61

宗教

Thumb
旃陀羅·笈多二世與毗濕奴派關係密切

旃陀羅·笈多的許多金幣和銀幣,以及他和他的繼任者發行的銘文,都將他描述為parama bhagvata,即毗濕奴神的信徒。他在巴耶納發現的一枚金幣稱他為chakra-vikramah,字面意思是「[因擁有]妙見神輪而強大的人」,並顯示他從毗濕奴那裡得到了一個妙見神輪。[11]:781

烏達亞吉里銘文記錄了旃陀羅·笈多世襲的沙那迦尼迦王公在笈多時代82年(約401-402年)建造的毗濕奴派洞穴神廟。

旃陀羅·笈多也寬容其他信仰。他的外交官毗羅犀那的烏達亞吉里銘文記錄了一座供奉濕婆神的寺廟的建造。[4]:52在烏達亞吉里附近的桑吉發現的一塊銘文記錄了笈多時代(約412-413年)93年,他的軍官安羅迦爾達伐向當地佛教寺院的捐款。[4]:53

法顯之旅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僧人法顯在旃陀羅·笈多統治時期訪問了印度,並在笈多王國度過了大約六年的時間。[4]:62他主要對佛教宗教事務感興趣,沒有去記錄在位國王的名字。他的敘述呈現了笈多政府的理想化圖景,他所說的一切並非都能視為真實。不過他將這個王國描述為一個和平繁榮的王國,這似乎是普遍正確的,事實證明,他沒有像後來的唐朝僧人玄奘那樣面臨任何土匪。[4]:62

法顯將馬圖拉東南部的中天竺(「中部王國」)描述為一個氣候宜人、人民幸福的人口稠密地區。他提到,公民不需要「登記家庭或遵守任何地方法官及其規則」。[5]:505法顯提到,邪惡的反叛者被國王的屬下砍掉了右手,但除此之外,對犯罪行為沒有體罰:罪犯只會根據犯罪的嚴重程度被處以輕微或嚴重的罰款。[4]:62據法顯介紹,國王的侍衛和侍從都領到了薪水。[5]:505

法仙提到,除了不可接觸的旃陀羅,人們不吃肉、令人陶醉的飲料、洋蔥或大蒜。旃陀羅與其他人分開居住,當他們進入城市或市場時,會敲一塊木頭宣布他們的存在:這將使其他人避免與他們接觸。只有旃陀羅人從事漁業和狩獵,並出售肉類。在一般市場上,沒有肉鋪或酒類經銷商,人們也不養豬或養雞。根據歷史學家R·C·馬宗達的說法,法顯對人們飲食習慣的觀察似乎是基於他與佛教宗教團體的接觸,可能不適用於普通公眾。[4]:63

法顯提到,人們用貝幣買賣商品。[5]:505

法顯提到巴連弗邑地區是中天竺最繁榮的地區,稱其人民仁慈正直。他描述了一年一度的佛教慶典,其中包括20輛大車載著成佛的遊行、婆羅門邀請成佛進入城市以及音樂表演。他提到,在城市裡,吠舍酋長建立了中心,為貧困人口提供慈善和醫療幫助。這些中心吸引了窮人、孤兒、鰥夫、無子女者、殘疾人和病人,他們接受了醫生的檢查,並獲得了食物和藥品,直到好轉。[5]:505

Remove ads

貨幣

Thumb
旃陀羅·笈多二世發行的金幣,正面是一個射手的形象,背面是一個坐著的幸運女神室利的形象,收藏於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旃陀羅·笈多繼續發行他父親沙摩陀羅·笈多引入的大部分金幣類型,如權杖型(在旃陀羅·笈多二世期間罕見)、射手型和老虎殺手型。然而,旃陀羅·笈多二世也引入了幾種新類型,如騎士型和獅子殺手型,這兩種類型都被他的兒子鳩摩羅·笈多一世使用。[7]:24-27

旃陀羅·笈多的各種金幣描繪了他的軍事精神或和平時期的追求。[4]:61-62

此外,旃陀羅·笈多二世是第一位發行銀幣的笈多國王。這些硬幣旨在取代旃陀羅·笈多二世擊敗西薩普拉特人後的銀幣,並以薩普拉特人的貨幣為藍本。主要的區別是用笈多王朝的象徵(神話中的鷹迦樓羅)取代了西薩普拉特王朝三拱形的象徵。這些硬幣的正面描繪了國王的半身像,上面有腐敗的希臘文標識「OOIHU」。[12]反面是婆羅米文字標識「萬王之王,毗濕奴的奉獻者旃陀羅·笈多,維克拉瑪蒂亞」,圍繞著神話中的鷹和笈多王朝的象徵迦樓羅。

與維克拉瑪蒂亞傳說的關係

Thumb
維克拉瑪蒂亞前往戰場

維克拉瑪蒂亞是古印度的一位傳奇皇帝,以其慷慨、勇氣和對學者的贊助而聞名,被譽為理想的國王。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至少有一些維克拉瑪蒂亞傳說是基於旃陀羅·笈多二世的。這些歷史學家包括D·R·彭達卡爾、V·V·米拉希和D·C·西爾卡爾等。[13]:157,161

根據一些硬幣和蘇皮亞柱銘文,人們認為旃陀羅·笈多二世採用了「維克拉瑪蒂亞」的稱號。[14]:130羅濕陀羅拘陀國王瞿頻陀四世的坎貝板塊和桑利板塊對旃陀羅·笈多二世使用了「勇健王」(Sahasanka)這一稱呼。「勇健王」這個名字也被用於傳說中的維克拉瑪蒂亞。[13]:162

傳說中的維克拉瑪蒂亞被認為擊敗了薩迦入侵者,因此被稱為薩迦利(薩迦的敵人)。旃陀羅·笈多二世在擊敗西薩特拉普王朝(薩迦家族的一個分支)後征服了摩臘婆;他還將貴霜人驅逐出馬圖拉。他對這些外國部落的勝利可能被轉移到一個虛構的人物身上,從而形成了維克拉瑪蒂亞的傳說。

根據大多數傳說,維克拉瑪蒂亞的首都在烏賈因,儘管一些傳說提到他是巴連弗邑(華氏城)的國王。笈多人的首都在巴連弗邑。根據西爾卡爾的說法,旃陀羅·笈多可能已經擊敗了烏賈因的薩迦入侵者,並讓他的兒子瞿頻陀·笈多擔任那裡的總督。因此,烏賈因可能成為笈多帝國的第二個首都,隨後,關於他的傳說(如維克拉瑪蒂亞)可能會發展起來。[13]:158-159瞿陀瓦拉爾的瞿陀王朝,一個位於今天卡納塔克邦的小王朝,聲稱是笈多帝國的後裔。瞿陀王朝的迦烏達達納普拉銘文暗示了來自烏賈因的傳奇統治者維克拉瑪蒂亞,幾位瞿陀王室成員被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根據瓦孫達拉·菲約扎的說法,他們提到傳奇人物維克拉瑪蒂亞只是因為他們將他與旃陀羅·笈多二世混淆了。然而,西爾卡爾認為這進一步證明了傳說中的維克拉瑪蒂亞是基於旃陀羅·笈多的。[14]:136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