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無證無罪

2021年泰勒·斯威夫特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證無罪
Remove ads

無證無罪[1][2](英語:"no body, no crime")是美國創作歌手泰勒絲製作的歌曲,由美國海慕樂團客串,收錄於第九張錄音室專輯恆久傳說》。她出於對犯罪紀錄片和Podcast的熱愛譜曲,與亞倫·戴斯納一同製作。〈無證無罪〉是一首謀殺歌謠英語murder ballad,融合美式音樂英語Americana (music)鄉村音樂鄉村搖滾鄉村流行樂的風格,講述某位朋友口中艾絲特(Este)的謀殺案。2021年1月11日,Republic唱片環球音樂集團納什維爾聯合將此曲發行為單曲,送給美國鄉村電台英語country radio

快速預覽 無證無罪 "no body, no crime", 收錄於專輯《恆久傳說》 ...

部分評論家稱讚〈無證無罪〉的鄉村風格十分輕鬆,然亦有人認為歌曲理念和海慕的演唱分量不如人意。此曲在Billboard Global 200榜最高排名第16,且在澳洲、加拿大、愛爾蘭和英國名列前20。它在澳洲、巴西、紐西蘭和英國獲得銷售認證。2023年,泰勒絲和海慕在時代巡迴演唱會開場演唱此曲。

Remove ads

背景和作曲

美國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實行封鎖措施後,泰勒絲、亞倫·戴斯納傑克·安多夫一同製作第八張錄音室專輯《美麗傳說》。[3]泰勒絲認為,此專輯是自己在封城期間天馬行空創作神話英語mythopoeia的結果。[4][5]《美麗傳說》在2020年7月24日無預告發行英語surprise album後廣受好評。[6][7]2020年9月,泰勒絲、安多夫和戴斯納在哈德遜河谷長塘錄音室(Long Pond Studio)拍攝《美麗傳說:長塘錄音室現場》。在此紀錄片中,泰勒絲演奏《美麗傳說》的所有單曲,並討論專輯背後的靈感和創作過程。[8][9]三人拍攝紀錄片後,慶祝《美麗傳說》的成績,再留在長塘錄音室譜曲。[10]他們所作的歌曲後來集合成《恆久傳說》,而泰勒絲將其描述為《美麗傳說》的「姐妹專輯」。[11]

泰勒絲出於對犯罪紀錄片和Podcast的熱愛,用橡膠琴橋的吉他為〈無證無罪〉作曲。[12][13]她向一起作曲的戴斯納發送語音備忘錄。[9][12]她對歌曲的意象有具體想法,希望美國的海慕樂團能演唱一部分。[12]鑑於此,她將歌曲發送給成員艾絲特·海姆英語Este Haim,問她願不願意演唱一段。海姆立即答應泰勒絲。[14]戴斯納和喬納森·洛(Jonathan Low)在長塘錄音室錄製〈無證無罪〉,而洛再錄製泰勒絲的人聲,將歌曲混音。歌曲中的背景人聲由艾絲特·海姆和丹妮爾·海姆英語Danielle Haim提供,由阿里埃勒·雷克沙伊德英語Ariel Rechtshaid和馬特·迪莫納(Matt DiMona)錄製。歌曲的母帶由格雷格·卡爾比英語Greg Calbi史蒂夫·法倫英語Steve Fallone製作。戴斯納提供田野錄音,演奏鋼琴、電貝斯、木吉他、電吉他、曼陀林和合成器;喬希·考夫曼(Josh Kaufman)演奏膝上鋼棒吉他英語lap steel guitar、電吉他、風琴和口琴;J·T·貝茨演奏鼓組。[9]

Remove ads

音樂和歌詞

〈無證無罪〉時長3分35秒。[15]音樂記者認為此曲為速度適中的謀殺歌謠和分手歌英語breakup song,將其分類為美式音樂、鄉村音樂、鄉村搖滾和鄉村流行樂。[a]美國詞曲作家英語American Songwriter》的馬德琳·克龍(Madeline Crone)認為海慕樂團為此曲帶來流行搖滾的要素。[23]在歌曲中,泰勒絲的人聲帶有鼻音(twang),[20]吉他聲則有類似的撥弦聲[24]——Vulture的賈斯廷·克托(Justin Curto)覺得這是泰勒絲自第四個錄音室專輯《紅色》(2012年)以來「鼻音最明顯的一次」。[16]歌曲開頭有警報器響聲和「He did it」(是他幹的)的低語。[17]部分報紙將〈無證無罪〉與其他鄉村音樂家的作品比較,如瑪蒂娜·麥克布萊德的〈Independence Day英語Independence Day (Martina McBride song)〉(1994年)、狄克西女子合唱團的〈Goodbye Earl英語Goodbye Earl〉(2000年)、凱莉·安德伍的〈Before He Cheats英語Before He Cheats〉(2006年)和米蘭達·蘭伯特的歌曲。[16][19][25]

歌曲講述一篇黑暗的故事,融合不忠、復仇和未破解的謀殺案這些要素。[26][25]在故事中,一位名為艾絲特(名稱取自艾絲特·海姆)的女子面對偷情的丈夫,因而遇害。[14]旁白為艾絲特的朋友,殺死其丈夫,然後誣陷拿出一大筆人壽保險情婦,而艾絲特的妹妹作證稱兩人的確在一起。[19][27][28]副歌由「I think he did it but I just can't prove it」(我覺得是他幹的,但我就是拿不出證據來)重複多次而成。[17]新音樂快遞》的漢娜·米爾雷(Hannah Mylrea)將歌詞意象與大衛·芬奇的電影相比較。[29]

Remove ads

發行和宣傳

〈無證無罪〉是《恆久傳說》的第六首歌曲。此專輯於2020年12月11日無預告發行。[9][23]2021年1月11日,Republic唱片環球音樂集團納什維爾聯合將此曲發行為單曲,向美國鄉村電台推廣。[30][31] 〈無證無罪〉在2020年12月26日的《告示牌》全球榜排名第16,[32]且在加拿大(第11)、[33]愛爾蘭(第11)、[34]澳洲(第16)、[35] 英國(第19)、[36]新加坡(第28)[37]和紐西蘭(第29)的排行榜中名列前30。[38]在美國,此曲在《告示牌》熱門鄉村歌曲榜位列第2、[39]在《滾石》百大單曲榜位列第12、[40]在《告示牌》百大單曲榜位列第34。[41]它在Billboard Country Airplay英語Country Airplay最初排名第60,最高排名第54。[30][42]此曲也在斯洛伐克名列第70,在葡萄牙名列第83。[43][44]它在澳洲獲白金認證[45]在巴西和紐西蘭獲金認證、[46][47]在英國獲銀認證。[48]

Thumb
2023年8月9日,泰勒絲和海慕樂團在時代巡迴演唱會演奏〈無證無罪〉

專輯發行後,泰勒絲於2023年3月舉行時代巡迴演唱會。她在某一場表演開幕時與海慕樂團演奏,[49][50]而其中《恆久傳說》幕的第一首歌曲不是〈該死的季節〉,而是〈無證無罪〉。[51][52]泰勒絲現場演唱的版本與專輯中的相比,稍帶另類鄉村英語alternative country的風格。[53]樂團中的每個成員都彈奏木吉他、電貝斯或電吉他,抑或與泰勒絲演唱。[52]2024年6月15日,泰勒絲在第三場利物浦表演用木吉他彈奏此曲和〈Carolina英語Carolina (Taylor Swift song)〉(2022年)的混搭[54]

〈無證無罪〉發行後,歌中提及的美國連鎖餐廳橄欖園名噪一時。橄欖園執行長吉恩·李因此感謝泰勒絲此一舉。[55]真實犯罪Podcast《Crime Junkie英語Crime Junkie》於2021年愚人節講述一篇埃絲特·霍利斯(Esther Hollis;〈無證無罪〉中受害者的改造)遇害的虛構故事。泰勒絲對此感到欣喜,給出「13星評分」,說自己還在通訊錄中將艾絲特·海姆改名為「Esther Hollis」。[56]

評價

部分音樂評論家稱讚〈無證無罪〉鄉村風格很輕鬆。Stereogum的湯姆·布雷漢(Tom Breihan)認為此曲是「泰勒絲幾年來鄉村風味最濃的歌曲」;[57]今日美國》的派屈克·萊恩(Patrick Ryan)覺得它「十分焦灼」,標誌泰勒絲正在「頑皮地回歸鄉村音樂」。[58]綜藝》的克里斯·威爾曼(Chris Willman)將其描述為專輯中唯一快樂的歌曲,認為它不像其他歌曲般深刻。[59]告示牌》的傑森·利普舒茨(Jason Lipshutz)同樣覺得它很歡樂,與《恆久傳說》描述的感情混亂呈現對比,將其評為專輯中第二好的歌曲。[25][60]漢娜·米爾雷讚揚此曲混合各種風格,[29]而《Spin》的博比·奧利維爾(Bobby Olivier)覺得副歌朗朗上口。[61]

有的評論家則針對歌曲理念和歌中很少出現海慕樂團的情況。勞勃·克里斯特高在「消費指南」專欄中寫到,雖然自己看《恆久傳說》時第一個注意到的是〈無證無罪〉,但聽了幾次後就越發厭倦。他認為此曲「像一部十分吸引人但毫無新意的刑偵劇英語police procedural」。[62]賈斯廷·克托讚揚海慕樂團的客串為《恆久傳說》的「緩慢節奏」增添生機,但認為歌曲講述的故事相當乏味,也覺得泰勒絲的作詞不如之前有關復仇的歌曲。[16]新政治家》的埃倫· 皮爾遜-哈格爾(Ellen Peirson-Hagger)認為它是專輯中的一處差錯。他覺得副歌的歌詞很單調,海慕樂團的演唱又不夠生動活潑,所以認為此曲有點不自然。[17]Slate卡爾·威爾遜英語Carl Wilson (writer)同樣也批評海慕樂團只用在背景人聲的情況。[19]〈無證無罪〉出現於《滾石》(羅伯·薛菲德;第181/274) [63]和Vulture(奈特·瓊斯,Nate Jones;第202/245)的泰勒絲歌曲排名中。[64]

Remove ads

製作人員

取自《恆久傳說》的專輯注釋[9]

  • 泰勒絲 − 主唱、詞曲、製作
  • 海慕樂團 – 客串
    • 丹妮爾·海姆英語Danielle Haim − 背景人聲
    • 艾絲特·海姆英語Este Haim − 背景人聲
  • 亞倫·戴斯納 − 製作、錄音工程師、田野錄音、鋼琴、電貝斯、木吉他、電吉他、曼陀林、合成器
  • 喬納森·洛(Jonathan Low) − 錄音工程師、泰勒絲人聲錄音工程師、混音工程師
  • 阿里埃勒·雷克沙伊德英語Ariel Rechtshaid − 海慕樂團人聲錄音工程師、混音工程師
  • 馬特·迪莫納(Matt DiMona) − 海慕樂團人聲錄音工程師
  • 格雷格·卡爾比英語Greg Calbi − 母帶工程師
  • 史蒂夫·法倫英語Steve Fallone − 母帶工程師
  • 喬希·考夫曼(Josh Kaufman) - 膝上鋼棒吉他英語lap steel guitar、電吉他、風琴、口琴
  • J·T·貝茨 − 鼓組
Remove ads

榜單表現

更多資訊 榜單(2020–2021年), 最高名次 ...
Remove ads

銷量認證

更多資訊 地區, 認證 ...

腳註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