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核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核能
Remove ads

日本核能2011年東北地震和海嘯之前,產生了日本30%的電力,並曾計劃將這一比例提高到40%。核能在日本是國家戰略重點,然而東日本大震災之後,所有核電廠運營暫停,儘管部分核電廠後續恢復使用,但截至2024年11月,日本33座可運行的反應爐,只有7個發電廠中的13個反應爐正在運行。日本預計2030年將核能發電占比恢復至20%,以實現穩定和可負擔的能源供應,並應對全球暖化。[2]

Thumb
玄海

玄海
濱岡
濱岡
伊方

伊方
柏崎刈羽

柏崎刈羽
   美濱,敦賀

   美濱,敦賀
日本核能
女川
女川
川內
川內
志賀
志賀
島根
島根
高濱,大飯
高濱,大飯
東海第二
東海第二
泊
日本核能
東通
東通
大間
大間
上關

上關
日本核電站位置地圖
 運營中
 停止運營
 計畫中
Thumb
女川核電廠,是一座典型的3單元機組的沸水反應爐的日本核電廠。
Thumb
柏崎刈羽核能發電廠是一個擁有七個單元的核電廠,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個核電廠,在2007年地震後完全關閉了21個月[1]。東日本大震災後停用至今。

歷史

東日本大震災前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被聯合國全面禁止從事核能相關研究。然而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後、1953年美國時任總統艾森豪發表「原子能的和平用途英語Atoms for Peace」演説,日本的核能相關研究以此為契機得以展開。[3]

1954年3月當時改進黨日語改進党議員於國會提出核能的研究開發預算,1955年4月日本科學界發表「原子力相關平和聲明」確立「民主、自主、公開」的「原子力三原則」[4],同年12月19日國會通過《原子力基本法》日語原子力基本法,與其後通過的「原子力委員會設置法」、「總理府設置法等法律部分修正法案」和稱「原子能三法」,作為核能利用與核能相關部會權責的大綱。[3]

1956年1月1日原子力委員會成立。初代委員長為讀賣新聞社長正力松太郎。正力於1957年設立原子力平和利用懇談會,同年5月19日又兼任科學技術廳日語科学技術庁的初代長官,正力對日本的核能導入發揮極大的影響力,因此被稱為「日本核能之父」。

1956年6月特殊法人日本原子力研究所日語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現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成立、研究所設置於茨城縣那珂郡東海村,東海村成為日本核能研究的重心。1957年11月1日、電気事業聯合會加盟的9個電力公司出資成立日本原子力發電[5]

1963年10月26日,日本最初的核能反應爐JPDR日語JPDR試験爐於東海村首次發電,自此毎年10月26日成為「原子力之日」,該日期也是日本於1956年簽署國際原子能總署憲章之日期。[3][6]

1966年日本第一個商用核能發電廠--東海核電廠日語東海発電所在東海村開始運営,反應爐的爐型是與世界首座核電廠--考爾德霍爾核電廠日語コールダーホール原子力核能發電廠相同的石墨氣冷反應爐英語Gas-cooled reactor。然而由於經濟性等問題,之後導入的商用反應爐均改為輕水反應爐[7]

1974年日本國會通過電源三法日語電源三法,此後核電廠建設必須支付當地政府補償金,被稱為電源三法交付金。

由於日本能源高度依賴進口,加上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的訴求,日本在2000年代提出高度依賴核能的政策方向,2004 年,日本原子工業論壇 (JAIF) 發布了一份關於日本核電未來前景的報告。它匯集了許多考慮因素,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60% 和人口減少 20%,但 GDP 不變。預計到 2050 年的核發電量為 90 GWe。這意味著核能發電能力和核能份額將翻一番,達到總發電量的 60% 左右。此外,到 2050 年,氫能將提供 10% 的能源消耗,但製造氫氣的其中 70% 能源將來自核電廠。[2]

Remove ads

東日本大震災後

儘管日本的所有核子反應爐成功抵禦了2011年東北地震的震動,但隨後發生的海嘯造成的洪水導致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冷卻系統於2011年3月11日失效。日本首次發生核緊急事件,其中居住在20公里(12英里)疏散範圍內的14萬居民被撤離。 國際專家對2013年福島第一核電廠災害相關的健康風險進行了全面評估,對於日本國內外的一般人群,預測的風險很低,預計癌症發生率比起基線發生率不會有可觀察到的增加[8]。然而日本的所有核電廠仍然自主關閉,或強迫運營暫停,以進行安全檢查。日本50個反應爐中的最後一個(泊核能發電廠3號機組)於2012年5月5日下線維修[9],自1970年以來首次完全沒有核電生產。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事故使人們對核電的態度更加強硬。 2011年6月,超過80%的日本人表示他們不信任政府關於放射線反核的信息[10][11][12] 。到2011年10月,電力短缺,但日本在夏季倖存下來,沒有發生一些人預測的大規模停電[13][14][15]。 日本內閣於2011年10月批准的能源白皮書指出,福島核災難使「公眾對核電安全的信心受到嚴重破壞」,並呼籲減少國家對核電的依賴[16]

重啟核能

2012年7月1日儘管有抗議活動,大飯發電廠3號機組重新啟動[17] [18],同月21日,4號機恢復運轉[19],但 2013年9月,兩機組下線,日本再次完全沒有核電生產[20]

然而2012年日本眾議院選舉自民黨重新掌權,自民黨對核能看法較為正向,2014 年日本政府宣布:「核能是關鍵的基本負載電源,將繼續安全使用,以實現穩定和可負擔的能源供應,並應對全球暖化。」[2]2015年8月、10月,川內核能發電廠的2部機組重新上線,[21]隨後2016年又有高濱核電廠日語高浜発電所的兩個單元(3和4號機組)重新上線[22] 。但在滋賀縣地區法院發布停止高濱核電廠運營的禁令之後被關閉[23][24], 直到2017年大阪高等裁判所判決關西電力抗告勝訴,高濱核電廠的兩個單元才又於2017年6月和7月重新上線[25][26]

在高濱核能發電廠之後重新啟用的包括:2018年的玄海核能發電廠3和4號機組[27]、大飯發電廠3和4號機組、伊方核能發電廠3號機組、2021年的美濱核能發電廠3號機組[28]......等;2024年10月女川核電廠2號機組重新啟用,是東日本2011年以來首個重新啟用的核電廠,以及日本首個重新啟用的沸水反應爐 (與福島第一核電廠同型)[29]。截至2024年12月,日本33座可運行的反應爐,只有8個發電廠中的14個反應爐正在運行。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17年表示,如果該國要履行巴黎氣候協議規定的義務,那麼核能發電需要達到全國發電量20%-22%。 目前日本有21個反應爐正在等待重啟應用,預計到2025年將有12個單元重新投入使用,到2030年將重新投入使用18個[30][31]

Remove ads

反應爐列表

運用中

  • 共33個反應爐,按地理位置由北至南排序,14個運作中。
  • 代表停止運行中的反應爐,共19個。
更多資訊 名稱, 電力公司 ...
Remove ads

除役中

更多資訊 名稱, 電力公司 ...
Remove ads

建設/計畫中

更多資訊 名稱, 電力公司 ...
Remove ads

實驗爐

更多資訊 名稱, 電力公司 ...

反應爐技術

斜體為建設/計畫中。

  • 壓水反應爐(PWR)
    • 北海道電力的所有反應爐
    • 關西電力的所有反應爐
    • 四國電力的所有反應爐
    • 九州電力的所有反應爐
    • 日本原子力發電敦賀發電所:2號機
  • 沸水反應爐(BWR)
    • 東北電力
      • 東通核電廠:1號機
      • 女川核電廠:1 - 3號機
    • 東京電力
      • 福島第一核電廠:1 - 6號機(全部機組機除役中)
      • 福島第二核電廠:1 - 4號機(全部機組機除役中)
      • 柏崎刈羽核電廠:1 - 5號機
    • 中部電力
      • 濱岡核電廠:1 - 4號機(1・2號機除役中)
    • 北陸電力
      • 志賀核電廠:1號機
    • 中國電力
      • 島根核電廠:1・2號機
    • 日本原子力發電
      • 東海第二發電所
      • 敦賀發電所:1號機
  • 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ABWR)
    • 東京電力柏崎刈羽核電廠:6・7號機
    • 中部電力濱岡核電廠:5號機
    • 北陸電力志賀核電廠:2號機
    • 中國電力島根核電廠:3號機
    • 電源開發:大間核電廠
    • 東京電力・東通核電廠:1號機
  • 快中子增殖反應爐(FBR)
    • 文殊反應爐(除役中)
    • 常陽反應爐
  • 新型轉換反應爐(ATR)
    • 普賢核電廠(除役中)
  • 石墨氣冷反應爐(GCR)
    • 日本原子力發電・東海發電所(除役中)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