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時田貴司
日本电子游戏总监、制作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時田貴司(1965年1月24日-)是在日本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工作的電子遊戲開發者。他自1985年起開始在此工作,並領銜設計了《Final Fantasy IV》,並擔任《寄生前夜》和《超時空之鑰》的總監。時田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開發第7部的組長。
簡介
時田於1985年加入史克威爾公司,同時加入的還有河津秋敏和納賽爾·吉貝利。他最初是一名兼職雇員,負責圖形設計與音效工作[1]。
在擔任1991年遊戲《Final Fantasy IV》的主設計師後,他便在史克威爾全職工作[1],而該遊戲只有14名工作人員[2]。參與《Final Fantasy IV》的工作前,時田想成為一名戲劇演員,但在遊戲的製作中,他決定成為一名「偉大的」電子遊戲「創作者」[3]。時田感到《Final Fantasy IV》是系列第一個加入戲劇性的遊戲[2],也是第一個「非常深入角色與劇情」的日式RPG[4]。他還認為《Final Fantasy IV》很好的利用了前三部遊戲的精華部分[1]。
在《Final Fantasy III》和《Final Fantasy IV》成功重製後,團隊期望做一款相同風格的新遊戲,即《光之4戰士 Final Fantasy外傳》[5]。
他還以負責《寄生前夜》與編寫遊戲劇本而知名;他認為系列後來的遊戲就像「交給了」其他人[6]。他還以負責《超時空之鑰》而知名。此外他還領導開發了《Final Fantasy IV The After -月之歸還-》[1]。
Remove ads
當時田開始製作遊戲時,他認為遊戲設計正是「你能創作什麼[1]?你能為特定平台提供何類軟體?」但如今他認為遊戲開發是「基礎結構和內容」[1]。他最大的靈感來源是《勇者鬥惡龍II》,在他之前玩過的遊戲中,沒有遊戲能如此讓他投入情感[7]。
製作遊戲
- 中山美穗的心跳高校 (1987)-圖形設計
- 史克威爾的湯姆·索亞 (1989)-圖形設計
- 魔界塔士 Sa·Ga (1989)-精靈圖形、角色設計
- 公路之星II (1990)-音效
- Final Fantasy III (1990)-音效
- Final Fantasy IV (1991)-主設計師
- Final Fantasy V (1992)-特別感謝
- 狂飆騎士 (1994)-總監、編劇、事件設計
- 超時空之鑰 (1995)-總監
- 太空競賽 (1996)-製作人
- Final Fantasy VII (1997)-事件策劃
- 寄生前夜 (1998)-總監、編劇
- 寄生前夜II (1999)-特別顧問
- 陸行鳥大賽車 (1999)-總監
- 絕命保鑣 (2000)-總監、戲劇創作
- 半熟英雄 對 3D (2003) 總監、製作人
- 蛋獸英雄 (2004)-總監、製作人
- 半熟英雄4 (2005)-總監、製作人
- Final Fantasy I·II Advance (2005)-設計師、製作人
- Final Fantasy IV Advance (2005)-監督
- 武藏傳II Blade Master (2005)-製作人
- Final Fantasy IV (2007,任天堂DS)-總監、執行製作人
- Final Fantasy IV The After -月之歸還- (2008)-製作人
- 七日死亡遊戲 (2008)-製作人
- 光之4戰士 Final Fantasy外傳 (2009)-總監
- 紛爭012 Final Fantasy (2011)-特別感謝
- 活祭之夜 (2011)-共同總監
- Final Fantasy IV 完全收藏輯 (2011)-監督
- 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 (2012)-特別感謝
- Final Fantasy傳奇 光與暗的戰士 (2012)-製作人
- 惡魔之痕 (2012)-製作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