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46年
儒略曆或格里曆之年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千紀: | 2千紀 |
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
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
年份: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紀年: | 丙戌年(狗年);民國三十五年;日本昭和二十一年 |
1946年日曆表
Remove ads
大事記
- 1月10日——國民政府代表張群與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簽署《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恢復交通的命令和聲明》,與1月6日達成之《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議》同時公布,停戰命令規定於1月13日24時起全國一律停戰。
- 1月10日——聯合國首屆大會於倫敦開幕,51個聯合國成員國代表出席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顧維鈞率團員36人參加,1月11日大會推舉美、蘇、英、法、中為常任理事國[1]:7951-7953。
- 1月10日——美軍黛安娜專案,向月球發射雷達電磁波,收到彈回地球的電磁波訊號。使其能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及地球能跟外層空間的通訊,開啟了太空時代。
- 1月11日——恩維爾·霍查宣布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
- 1月17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首次開會。
- 1月20日——夏爾·戴高樂辭法國總統職。
- 10月1日——民眾在大邱府廳前抗議,大邱警方在鎮壓暴動的過程中造成3名示威學生死亡,多人受傷,38名警員隨即在之後的報復攻擊中遇害。
- 10月2日——美軍政廳宣布戒嚴,全境230萬人參加騒亂,美軍與南朝鮮防衛隊警察、右翼團體投入鎮壓,朝群眾射擊。
- 10月3日——永川約1萬多人攻擊警察署,40名警員及郡長遇害。另一場暴動中則有20名地主及親日官員遭到殺害。還以顏色。
- 10月6日——朴相熙在大邱10月事件中於善山郡龜尾面受警察槍擊而死。整個事件共計死亡136人。
- 10月9日——國際勞工組織第77、78號號公約在蒙特婁通過。
- 10月15日——紐倫堡審判: 納粹德國元帥赫爾曼·戈林於受刑前服毒自盡。
- 10月23日——聯合國大會在紐約市法拉盛首次開會。
- 10月27日——法國第四共和國成立。
出生
- 1月7日—— 麥皓為,香港演員(2022年逝世)
- 1月12日——喬治·杜克,美國鋼琴家、作曲家和音樂製作人(2013年逝世)
- 1月18日——阮生雄,越南政治人物
- 1月22日——張成澤,朝鮮政治人物,金正恩的姑丈(2013年逝世)
- 2月21日——艾倫·瑞克曼,英國演員(2016年逝世)
- 3月6日——大衛·吉爾摩,英國音樂家、詞曲創作者、製作人
- 3月29日——羅勃·席勒,美國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5月17日——林悟道,德國歌星
- 5月18日——謝長廷,台灣政治人物
- 5月20日——雪兒,美國歌星
- 5月22日——佐治·貝斯,足球選手(2005年逝世)
- 6月14日——唐納·川普,美國第45任總統
- 6月18日—— 法比奧·卡佩羅,足球教練
- 7月3日——鄭經翰,香港資深廣播人
- 7月6日——
- 8月3日——
- 8月15日——布培,香港前地政總署署長(2011年逝世)
- 8月19日——比爾·柯林頓,美國第42任總統
- 8月23日——余秋雨,中國作家
- 8月26日——周濟,中國政治人物
- 9月1日——盧武鉉,韓國第16任總統(2009年逝世)
- 9月1日——巴里·吉布,英國歌星和比吉斯成員
- 9月5日——佛萊迪·摩克瑞,英國歌星和皇后樂團主音歌手(1991年逝世)
- 9月15日——奧利弗·斯通,美國電影導演
- 9月16日——王受之,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終身教授、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教授、中國教育人物
- 9月20日——鄧光榮,香港演員、製片人及導演(2011年逝世)
- 9月22日——
- 10月10日——菅直人,日本政治人物
- 10月14日——徐權順,韓國演員
- 11月1日——張高麗,中國政治人物
- 11月4日——張德江,中國政治人物
- 12月6日——豬哥亮,台灣主持人、演員、歌手及代言人(2017年逝世)
- 12月15日——李家鼎,香港動作指導兼演員
- 12月18日——史蒂文·史匹柏,美國電影導演
- 12月30日——帕蒂·史密斯,美國歌手、詩人
- 生日不詳——沈文榮,中國企業家
- 生日不詳——艾琳·費南德斯,馬來西亞社會工作者(2014年逝世)
逝世
1946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諾貝爾獎
奧斯卡金像獎
(第19屆,1947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黃金時代》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弗雷德·馬區(Fredric March)《黃金時代》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奧麗維亞·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風流種子》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哈羅德·拉塞爾(Harold Russell)《黃金時代》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安妮·巴克斯特(Anne Baxter)《剃刀邊緣》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