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蘭特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兰特陨石坑
Remove ads

普蘭特隕石坑(Planté)是位於月球背面赤道區的一座年輕撞擊坑,約形成於32-11億年前的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法國物理學家雷蒙-路易·加斯東·普朗忒(1834年-1889年),1979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2]

快速預覽 普蘭特隕石坑, 坐標 ...

描述

Thumb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
Thumb
阿波羅8號繪製的普蘭特隕石坑地形圖

該隕坑位於巨大的基勒環形山坑底東部、西北毗鄰古老的文特里斯環形山,較大的斯特拉頓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偏北、它的東面靠近亥維賽環形山,而東南和西南則分別坐落著茲威基環形山蓋革隕石坑[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10.22°S 163.26°E / -10.22; 163.26,直徑36.80公里[4],深約2.14公里[1]

普蘭特隕石坑外觀有些呈橢圓狀,帶有一圈尖峭、完整的坑壁,緊靠北側坑沿的內壁上部覆蓋了一座小撞擊坑。隕坑內側壁較為平整,但各處緩陡不一,可能由於壁體垮塌或噴出物的堆積,東南段內壁顯得更為寬坦。普蘭特隕石坑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990米[1],內部容積約有985.57立方千米[1],坑內沒有中央峰,中心點西側可看到一座杯形坑,並從那裡向北面和東北延伸出數道低矮的山脊。

阿波羅8號任務期間,位於普蘭特隕石坑北側內壁上的小隕坑曾被定為一個控制點-CP-2[5],通過從軌道上測量該位置以進一步改進月背地圖的精度,但後來的阿波羅任務可能取得了更為準確的地形數據。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