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氏白蛺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普氏白蛺蝶(學名:Helcyra plesseni),又名臺灣白蛺蝶、國姓小紫蛺蝶 、寬信紫蛺蝶、北山小紫蛺蝶、朴銀白蛺蝶、國姓白蛺蝶、朝倉小型紫蛺蝶[1],為蛺蝶科白蛺蝶屬下的一個種。本種之種小名係紀念德國博物學者維克多‧巴隆‧普羅森[2]。
Remove ads
描述
本種雌雄差異不明顯,或僅略有差異。
雄蝶特徵:頭褐色、有白色毛隆,觸角黑褐,具白點與白斑,末端膨大如錘。胸背黑褐、腹面銀白泛綠;足銀白綴黑紋,前足癒合、刺狀、有毛。腹部背面黑褐,腹面銀白。前翅長28-32 mm,呈三角形,後翅葉狀,翅脈略突出。翅背面褐色,具明顯白色帶紋與斑點;翅腹面銀白泛綠,有白帶、橙帶與黑斑。
雌蝶與雄蝶形態相似,但白色斑紋較明顯,前足具爪、分節、無毛。
整體外觀:中型蛺蝶,體背褐色、腹白。翅形:前翅三角形,後翅扇形、邊緣波狀,翅脈M3末端突出。翅背褐色,有明顯白色帶紋及斑點列。翅腹面泛青白色,與背面相應處有白帶,外緣具橙帶與黑白斑紋。緣毛呈褐白相間。[3]
分布
生態習性
外部連結
- 普氏白蛺蝶 Helcyra plesseni Fruhstorfer, 1913.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普氏白蛺蝶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普氏白蛺蝶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