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立茲非小說獎

美国小说奖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立茲非小說獎
Remove ads

普立茲非小說獎(Pulitzer Prize for General Nonfiction)為每年頒發的七個普立茲獎中的一項。該獎項創立於1962年,當時為了表彰一位美國作者寫的無法被歸入其他獎項的非小說類書籍。

從1980年開始,普立茲非小說獎增加宣布除獲獎作品的另外兩部入圍作品。[1]

獲獎作品

從1962年至2013年的52年時間中,普立茲非小說獎共頒發55次,其中1969年,1973年和1986年均有兩部作品獲獎。[1] 芭芭拉·塔奇曼愛德華·威爾森共獲得過兩次該獎項。

1960年代

Remove ads

1970年代

1980年代

每年有兩個被提名但沒獲獎的作品在獲獎作品下面縮進表示。

Remove ads

1990年代

  • 1990:他們的孩子如何生存》, 戴爾·馬哈瑞吉麥克·威廉遜
  • 1991:螞蟻的社會——群體合作創造超文明英語The Ants》, 伯特·霍爾多布勒艾德華·威爾森
    • 《尋找船隻》, 約翰·麥克菲
    • 《河的陷阱:鄉村生活》, 威廉·德比和阿歷克斯·哈里斯
  • 1992:捕獲: 對石油、金錢和權力的巨大欲望》, 丹尼爾·尤金
    • 《連鎖反應:種族、權利與稅收對美國政治的影響》, 托馬斯·埃茲爾和瑪麗·埃茲爾
    • Broken VesselsAndre Dubus
  • 1993:林肯在葛底斯堡》, 蓋里·威爾斯
    • 《肩負義務的日子:與我的墨西哥父親的爭論》, 理察·羅德里格斯
    • Where the Buffalo RoamAnne Matthews
    • 《石群合唱:戰爭中的私生活》, 蘇珊·格里芬
  • 1994:列寧的墳墓:蘇聯帝國最後的日子》, 大衛·雷姆尼克
    • 《仇恨的耕耘:布爾喬亞經驗:從維多利亞到弗洛伊德》, 彼得·蓋伊
    •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the End of the Modern AgeJohn Lukacs
  • 1995:鳥喙:加拉帕格斯群島考察記》, 喬納生·威諾
    • 《死亡之書》, 舍溫·B·努蘭
    • 《午夜善惡花園》, 約翰·伯蘭特
  • 1996:鬼怪之地:面對共產主義之後的歐洲幽靈》, 蒂娜·羅森貝格
    • Mr. Wilson's Cabinet of Wonder》, 勞倫斯·韋施勒
    • 達爾文的危險想法丹尼爾·丹尼特
  • 1997:菸草的命運》, 理察·克魯格
    • 《名聲與愚蠢》, 辛西婭·奧芝克
    • 《遺產》, 塞繆爾·弗里德曼
  • 1998:槍炮、病菌與鋼鐵》, 賈德·戴蒙
  • 1999:前世年鑑》, 約翰·麥克菲
Remove ads

2000年代

  • 2000:擁抱戰敗:二次大戰後的日本人》, 約翰·W·道爾
  • 2001:裕仁與現代日本的塑造》, 赫伯特·比可斯英語Herbert_P._Bix
    • 怪才的荒誕與憂傷》, 戴夫·艾格斯英語Dave_Eggers
    • Newjack: Guarding Sing Sing》, 泰德·康諾弗英語Ted_Conover
  • 2002:帶我回家:伯明罕阿拉巴馬州:戰鬥的高潮民權革命》, 黛安娜·麥克沃特英語Diane_McWhorter
  • 2003:地獄之難》, 薩曼莎·鮑爾
  • 2004:古拉格:一部歷史》,安妮·阿普爾鮑姆
    • 《美國軍隊的使命:發動戰爭以保衛和平》, 達娜·普里斯特英語Dana_Priest
    • 《倫勃朗的猶太人》, 史蒂芬·納德勒英語Steven_Nadler
  • 2005:幽靈戰爭——自蘇聯入侵至「911」期間中情局與阿富汗及賓·拉登之秘史》, 斯蒂夫·科爾
    • 《惡魔公路》, 路易·艾伯托·伍瑞阿
    • 最大城市:孟買失物招領》, 蘇克圖·梅赫塔
  • 2006:Imperial Reckoning: The Untold Story of Britain's Gulag in Kenya》, Caroline Elkins
    • 暗殺者之門:美國在伊拉克喬治·帕徹斯
    • 戰後歐洲史》, 托尼·朱特
  • 2007:巨塔殺機:蓋達組織與911之路》, 勞倫斯·萊特
    • Crazy: A Father's Search Through America's Mental Health MadnessPete Earley
    • 慘敗:美國軍隊在伊拉克的冒險》, 湯瑪斯·瑞克斯
  • 2008:滅絕的年代: 納粹德國和猶太人,1939-1945》, 索爾·弗里德蘭德爾
    • 《香菸的世紀》, 阿蘭·布蘭特
    • 《其餘不過是喧囂——傾聽20世紀》, 亞歷克斯·羅斯
  • 2009:奴隸制的另一個名稱:美國黑人從內戰到二戰的二次奴役》, 道格拉斯·布萊克曼
    • 《痛苦的自由之路:歐洲解放的新歷史》, 威廉·希區柯克
    • 《甘地和邱吉爾:一個帝國的毀滅和偽造我們的時代的史詩抗爭》, 亞瑟·赫爾曼
Remove ads

2010年代

  • 2010:死亡之手:冷戰軍備競賽不為人知的故事及其危險遺產》, 大衛·E·霍夫曼英語David_E._Hoffman
  • 2011:眾病之王:癌症傳》,辛達塔·穆克吉
    • 淺薄:網際網路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 尼古拉斯·卡爾
    • 《夏月帝國:夸納·帕克與卡曼契興衰——美國史上最強大的印第安部落》, S·C·格文尼英語S._C._Gwynne
  • 2012:扭轉:世界如何走向現代》, 史蒂芬·格林布萊特
    • 《愛的百種名字: 一趟關於婚姻與療癒的愛之旅》, 黛安·艾克曼
    • 《非自然選擇:重男輕女》, 馬拉·威斯坦達英語Mara_Hvistendahl
  • 2013:樹叢中的惡魔:瑟古德·馬歇爾,格羅夫蘭男孩以及新美利堅的曙光》, 吉爾伯特·金英語Gilbert_King_(author)
    • 在永恆的美麗背後:孟買幽暗城中的生命、死亡和希望》, 凱薩琳·布英語Katherine_Boo
    •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大衛·喬治·哈斯克英語David_G._Haskell
  • 2014:湯姆斯河:科學與救贖的故事英語Toms_River_(book)》, 丹·費金英語Dan Fagin
    • 《血腥電報:尼克森,基辛格和被遺忘的種族滅絕》, 蓋瑞·貝斯
    • 《叛亂者:大衛·佩崔斯與改變美國戰爭模式的計劃》, 弗萊德·卡普蘭英語Fred_Kaplan_(journalist)
  • 2015: 《第六次滅絕:非同尋常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伊莉莎白·克爾伯特英語Elizabeth_Kolbert
    • 《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歐逸文英語Evan_Osnos
    • No Good Men Among the Living阿南德·戈帕爾英語Anand_Gopal
  • 2016: 《黑色旗幟:IS的崛起》(Black Flags: The Rise of ISIS),喬比·沃里克英語Joby_Warrick
    • 在世界與我之間Between the World and Me塔-奈西希·科特斯英語Ta-Nehisi_Coates
    • 《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If the Oceans Were Ink: An Unlikely Friendship and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the Quran),卡拉·鮑爾
  • 2017: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馬修·德斯蒙德
    • 《不同的音調:自閉症的故事》(In a Different Key: The Story of Autism), 約翰·唐萬英語John_Donvan、Caren Zucker
    • The Politics of Mourning: Death and Honor in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Micki McElya
  • 2018: 《把我們自己關起來——美國黑人的罪與罰》(Locking Up Our Own: Crime and Punishment in Black America),小詹姆斯·福爾曼英語James_Forman_Jr.
    • Notes on a Foreign Country: An American Abroad in a Post-America World,Suzy Hansen
    • 《美的進化 : 被遺忘的達爾文配偶選擇理論,如何塑造了動物世界以及我們》(The Evolution of Beauty: How Darwin’s Forgotten Theory of Mate Choice Shapes the Animal World—and Us),理察·普魯姆
  • 2019: 《壓裂的底層》(Amity and Prosperity: One Family and the Fracturing of America),伊麗莎·格里斯沃爾德英語Eliza Griswold
    • In a Day's Work: The Fight to End Sexual Violence Against America's Most Vulnerable Workers伯尼斯·楊英語Bernice_Yeung
    • Rising: Dispatches from the New American Shore,Elizabeth Rush
Remove ads

2020年代

  • 2020: (兩名獲獎者): The End of the Myth: From the Frontier to the Border Wall in the Mind of America格雷格·格蘭丁英語Greg_Grandin
  • The Undying: Pain, Vulnerability, Mortality, Medicine, Art, Time, Dreams, Data, Exhaustion, Cancer, and Care, 安妮·博耶英語Anne_Boyer
    • Elderhood: Redefining Aging, Transforming Medicine, Reimagining Life路易絲·阿朗森英語Louise_Aronson
    • Solitary, Albert Woodfox with Leslie George
  • 2021: Wilmington’s Lie: The Murderous Coup of 1898 and the Rise of White Supremacy大衛·祖奇諾英語David_Zucchino
    • Minor Feelings: An Asian American Reckoning凱西·帕克·洪英語Cathy_Park_Hong
    • Yellow Bird: Oil, Murder, and a Woman's Search for Justice in Indian Country席拉·克蘭·默多赫
Remove ads

多次獲獎名單

有兩位作者分別獲得兩次普立茲獎。

  • 芭芭拉·塔奇曼, 1963年的八月炮火 and 1972年的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45
  • 愛德華·威爾森, 1979年的論人性和1991年與伯特·霍德伯格合作寫的螞蟻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