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陀山多寶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多寶塔又名太子塔,位於浙江省舟山市的普陀山島普濟禪寺的東南方。塔建於元代,是普陀山上保存至今的最古的建築,也是現存的元代最大的寶篋印式塔,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子塔造型雄健,裝飾美觀,與普濟寺鐘聲形成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多寶聞鍾」。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2月15日) |
多寶塔與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合稱為「普陀山三寶」。
歷史沿革
此塔建於元統年間(1333年至1334年),當時普陀觀音寺(即今普濟禪寺)的住持孚中為興建名山道場,多次外出雲遊募化,得到江南諸藩王隆重接待,太子宣讓王等出資建造多寶塔,故又名太子塔。取《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定名為多寶塔。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修繕時添補部分螭首。民國8年(1919年)時塗抹水泥修復破損的表面。文革期間普陀山的寺院遭到大規模的破壞,多寶塔塔身的浮雕佛像被鏟毀。
建築特色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