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普魯士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普魯士語是一種已經滅絕的西波羅的語支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波羅的語族,曾經由普魯士地區(即後來的東普魯士,現在的東北部波蘭和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和波美拉尼亞東部地區的古普魯士人使用。為了避免與德語的低地普魯士方言及高地普魯士方言混淆,這種語言常被稱作古普魯士語。大約在13世紀,古普魯士語開始以拉丁字母書寫,因而該語言的少量文學作品倖存下來。到了現代,出現了古普魯士語復興運動,甚至出現了以其為母語的家庭。[5]:4–8
Remove ads
分類
古普魯士語屬於印歐語系波羅的語族,被認為是一種西波羅的語。
古普魯士語與其他滅絕的西波羅的語支語言密切相關,後者包括蘇多維亞語、西加林迪亞語,[8]可能還包括斯卡爾維亞語和庫爾斯語。[9]:33[10]一些語言學家認為西加林迪亞語和庫爾斯語是古普魯士語的方言。[11]:15
古普魯士語與立陶宛語和拉脫維亞語等東波羅的語支語言亦相關,與斯拉夫語族的關係則更遠。比照「土地」一詞:古普魯士語 semmē [zemē],拉脫維亞語 zeme,立陶宛語 žemė,俄語 земля́ (zemljá)和波蘭語 ziemia。[來源請求]
古普魯士語含有來自斯拉夫語(如,古普魯士語的「獵犬」curtis[kurtis],像立陶宛語的kùrtas和拉脫維亞語的kur̃ts一樣,源自斯拉夫語(比照烏克蘭語хорт, khort、波蘭語chart和捷克語chrt))和日耳曼語(包括哥特語(古普魯士語「錐子」ylo、立陶宛語ýla、拉脫維亞語īlens)和斯堪地那維亞語)的借詞。[12]
Remove ads
對其他語言的影響
在普魯士地區(或者說東、西普魯士)使用的低地德語被稱作低地普魯士方言(參見高地普魯士方言、高地德語)。[13]其中保留了許多波羅的普魯士語單詞,例如「鞋」Kurp,這個詞來自古普魯士語kurpe,與通常低地德語中的Schoh(標準德語Schoh)不同,[14]在高地普魯士方言的高地次方言中亦是如此。[15]
在1938年東普魯士地名變更前,在當地仍可以找到源自古普魯士語的河流名和地名,例如Tawe和Tawellningken。[16][17][18]:137
關於馬祖里化——許多波蘭語方言中齒齦噝音和齦後噝音的合併現象——的起源,一種假說認為它起源於馬祖里的波蘭化古普魯士人的一個語言特徵(見馬祖里方言),並從那裡傳播開來。[19][20][21][22][23]
歷史

除了普魯士本身,古普魯士人的原始領土可能還包括東波美拉尼亞的東部地區(維斯瓦河以東的一些地區)。在10世紀開始被羅斯人和波蘭人征服,以及12世紀開始的日耳曼東擴之前,這種語言也可能在更遠的東部和南部(該地區後來成為波利西亞和部分波德拉西亞)。[9]:23[24]:324
隨著13世紀條頓騎士團征服了古普魯士人的領地,以及隨後波蘭語,立陶宛語,特別是德語人口的湧入,古普魯士語作為「被壓迫人口的語言」經歷了長達400年的衰落。[25]:VII宗教改革期間及之後,來自德國、波蘭、[26]:115立陶宛、蘇格蘭、[27]英格蘭[28]和奧地利(見薩爾茨堡新教徒)的人群在普魯士避難。[5]:1古普魯士語在大約18世紀初絕跡,[4]因為許多剩餘的使用者在1709—1711年肆虐東普魯士鄉村和城鎮的饑荒和腺鼠疫中喪生。[29]

20世紀80年代,語言學家弗拉基米爾·托波羅夫和維陶塔斯·馬吉烏利出於科學研究和人道主義姿態開始重建古普魯士語。此後,一些愛好者在他們的基礎上復興該語言。[5]:3–4
目前,大多數使用者居住在德國、波蘭、立陶宛和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此外,一些孩子以復興後的普魯士語為母語。[5]:4–8[30]
時至今日,復興後的普魯士語已經擁有了網站、在線詞典、學習程序和遊戲。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被Pīteris Šātkis翻譯成復興後的普魯士語,並於2015年由Prusaspirā協會出版。[5]:4–7[30]此外,一些樂隊也使用該語言,其中最著名的是加里寧格勒的Romowe Rikoito樂隊、[31]Kellan樂隊[32]和Āustras Laīwan樂隊。除此之外,還有立陶宛Kūlgrinda樂隊於2005年發行的專輯《普魯士讚美詩》(Prūsų Giesmės),[33]1988年拉脫維亞的Rasa Ensemble,[34]以及Valdis Muktupāvels在其2005年的清唱劇《Pārcēlātājs Pontifex》中有幾個部分以普魯士語演唱。[35]
Remove ads
方言
埃爾賓詞彙表和三篇教義問答中的音系、詞彙和語法方面有著系統性差異。一些學者推測,這是因為它們記錄的是不同的方言:[25]:XXI-XXIIPomesan方言[11]:25-89和薩姆蘭方言。[11]:90-220
兩種方言的音系區別有:Pomesan方言中的ē在薩姆蘭方言中是ī(sweta- : swīta-,「世界」);Pomesan方言中的ō在薩姆蘭方言中位於唇音後時是ū(mōthe [mōte] : mūti,「母親」),或者在薩姆蘭方言中變為ā(tōwis : tāws,「父親」;brōte : brāti,「兄弟」),這影響了陰性主格後綴-ā(crauyō [kraujō] : krawia,「血」)。在Pomesan方言中,陽性主格後綴o弱化為-is;而在薩姆蘭方言中,其為詞中省略(deywis : deiws,「神」)。
兩種方言的詞彙差異包括(下文均為Pomesan方言 : 薩姆蘭方言):smoy [zmoy](參見立陶宛語žmuo): wijrs,「男人」;wayklis : soūns,「兒子」;samien : laucks [lauks],「田野」。中性詞在Pomesan方言中比在薩姆蘭方言中更為常見。
其他人則認為教義問答是用蘇多維亞化的普魯士語寫成的。因此,上述差異可以解釋為另一門西波羅的語言蘇多維亞語的特徵。[36]
音系
語法
古普魯士語語料庫
示例文本
另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