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晶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水晶體(英語:crystalline lens,lens)又稱晶狀體、晶珠,簡稱晶體,是眼球的主要屈光結構,也是唯一有調節能力的屈光間質;為一個前後表面為雙凸透鏡樣扁球體,包以透明囊膜[1][2]。水晶體主要由水和蛋白質體成,本身無血管,其營養主要來自房水。水晶體的透明性和正常的位置是維持其屈光功能的重要條件。
Remove ads
水晶體在角膜與虹膜之後、玻璃體與視網膜之前,其周緣部被水晶體懸器(睫狀小帶)繫於周圍的睫狀體,以固定其位置;水晶體懸器的緊張度受到睫狀肌的調節:懸器放鬆、被囊舒張,水晶體凸度增加,懸器和被囊緊張則水晶體凸度減小。
睫狀肌則由動眼神經調節,其調節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因而對遠近物體的調節力降低,形成老花現象。在假性近視中,睫狀肌常常過度收縮(痙攣),導致水晶體過凸,遠處物體的像形成於視網膜之前,無法看清[3][4]。
晶體的前後徑約為4-5mm,直徑約為9-10mm;前凸曲率半徑約為10mm,後凸曲率半徑約為6mm。
晶體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晶體囊、晶體上皮、晶體纖維[5]。
如果晶體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其部分或全部混濁,引起視力障礙,此時瞳孔內呈白色,稱白內障。
水晶體的形成,為後來動物之視覺清晰度以致物種發展裨益莫大。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