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曼塔斯·科維達拉維丘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曼塔斯·科維達拉維丘斯立陶宛語Mantas Kvedaravičius;1976年6月23日—2022年4月2日),立陶宛電影工作者、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曾執導拍攝多部衝突地區的紀錄片。2022年,在馬里烏波爾圍城戰中,遭入侵烏克蘭的俄軍殺害。

快速預覽 曼塔斯·科維達拉維丘斯 Mantas Kvedaravičius, 出生 ...

生平

2012年,科維達拉維丘斯以車臣相關議題作為博士論文題材,在劍橋大學劍橋大學悉尼·薩塞克斯學院取得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1][2],後於維爾紐斯大學擔任副教授。2011年,科維達拉維丘斯以遭到俄軍蹂躪的車臣共和國為題材,發表了紀錄片《巴札克》(Barzakh)。2016年復以遭到頓巴斯戰爭影響的烏克蘭東南方港都馬里烏波爾為題,發表紀錄片《馬里烏波爾》(Mariupol)。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4月2日,科維達拉維丘斯在馬里烏波爾圍城戰中,遭俄軍殺害[3][4][5][6]。根據烏克蘭人權委員會及其他媒體的消息[7][8],科維達拉維丘斯在遭俄軍俘虜後,蓄意遭射擊頭部與胸部後身亡,並被棄屍街頭。

科維達拉維丘斯已婚,共有一子一女。

執導作品

紀錄片

  • 《巴札克》(Barzakh,2011年)
  • 《馬里烏波爾》(Mariupolis,2016年)
  • 《馬里烏波爾2》(Mariupolis 2,2022年)

特色作品

  • 《帕德嫩》(Parthenon,2019年)

獲獎

  • 《巴札克》
2011年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特赦組織電影獎
2011年貝爾格勒紀錄片與短片節,最佳影片獎
2011 年立陶宛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2012年盧布爾雅那國際電影節國際特赦組織電影獎
2011年塔林黑夜電影節大獎
2011年維爾紐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立陶宛首演
  • 《馬里烏波爾》
2016年立陶宛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2016年維爾紐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