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朝鮮通信
朝鮮電信概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通訊指北韓現有的通訊服務。因奉行孤立主義,北韓並未完全採用主流網際網路技術[1]。
電話

北韓擁有完善的電話系統,到1970年,自動電話交換機在平壤、新義州、咸興和惠山投運。1990年左右,平壤開始出現一些公用電話亭[2],至2008年已有118萬條固定線路可用[3],但全國大多數的電話為進階政府官員專享。想要安裝電話的人必須填寫一份表格來說明他們的等級、需要電話的原因以及費用支付方式,而大部分電話安裝在政府辦公室、集體農場和國企中,只有約一成為個人或家庭私有[4]。

手機在2002年11月引入北韓,到2003年11月,已有兩萬名北韓人購買手機[5]。但在2004年至2008年間,北韓曾一度禁止使用手機[6][7]。
2008年12月,埃及電信在平壤推出了行動電話服務,但不久後該公司的控制權被北韓政府接管[8]。北韓3G手機服務由高麗電信營運(目前受控於北韓郵政和電信公司)[9]。自推出以來,該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10]。
2010年5月,超過12萬北韓人擁有手機[11];這個數位到2010年9月增加到30.1萬[12],2011年8月達到66萬[13],2011年12月達到90萬[14]。埃及電信報告稱,在運營兩年後(2010年12月),北韓使用者已達到3.2萬[15],到2011年9月增加到80.9萬[16],到2012年2月超過100萬[17]。2013年4月,使用者數量接近200萬[18]。到2015年,這個數位已經增長到300萬[19]。2011年,平壤六成的20至50歲公民擁有手機[20]。2011年6月15日,StatCounter.com證實一些北韓人使用iPhone、諾基亞及三星的智慧型手機[21]。
截至2020年11月,北韓全國的手機仍然無法跨國通訊或接入網際網路。3G網路覆蓋了全國九成四的人口,但只覆蓋了一成四的領土[22]。高麗電信沒有國際漫遊協定,前往北韓的遊客可以購買預付費SIM卡(僅能撥打國際電話)。在2013年1月前,外國人須在入境口岸或機場交出手機方可入境,但隨著當地開始發放SIM卡,該政策已被廢除[23],但只有在北韓常住的外國人可以接入網際網路[24]。
北韓手機使用數位簽章系統來防止訪問「非法」內容,並記錄可以物理檢查的使用資訊[25]。
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六成九的北韓家庭擁有手機[26]。2019年9月,一家以前不為人知的公司光亞商社宣布推出一款供北韓消費者使用的手機:Kimtongmu。儘管官方媒體報道稱此手機為北韓國產,但它很可能為中國代工生產並配備北韓軟體的產品[27]。
北韓政府爲維護自身政權穩定,亦會強迫中國與北韓之間的邊境地區居民簽署「不使用中國手機」承諾書[28]。
Remove ads
北韓與其他國家有不同數量的聯絡。目前,國際固網連接包括連接平壤至北京和莫斯科以及清津至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網路。2000年建成南北通訊線。2006年5月,TransTeleCom公司和北韓外務省簽署在朝俄邊境哈桑-豆滿江勞動者區鐵路檢查站光纖建設和合營協定,這是俄朝間的第一個直接陸路連接。TTC在設計、建設和連接從朝鮮半島一側到樞紐的通訊線路方面的合作夥伴是北韓交通部下轄的朝鮮通信公司。技術轉讓圍繞STM-1級數位裝置建立,並預留增加頻寬的空間。此工程於2007年竣工[29]。
自1984年加入國際太空通訊組織以來,北韓已運營22條頻分復用線路和10條單信道線路用於與東歐通訊。並於1989年底從英屬香港引進微波通訊技術進行國際直撥服務[30]。平壤附近的衛星地面站使用國際電信衛星公司印度洋衛星提供直接國際通訊。1986年,北韓在法國的技術支援下在平壤建立衛星通訊中心。1990年與日本達成了電信衛星共享協定。
光纖
根據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協定,朝鮮於1992年4月建立平壤光纖電纜廠,該國第一個由480條脈衝編碼調製線路和6個從平壤到咸興(300公里)的自動交換站組成的光纜網於1995年9月建成[31]。此外,金正日於1998年5月在江原道和2000年1月在平安北道發起的全國土地平整和重新分割區運動促進了道縣光纖線路的建設[32]。
電視
北韓的廣播媒體受當局嚴密控制,並被用作朝鮮勞動黨的政治宣傳機器。朝鮮中央電視臺的總部設在平壤,在清津、開城、咸興、海州、新義州等主要城市也設有電視台。平壤地區有三套電視節目,其他城市則只有一套。進口的日本制彩色電視機貼上北韓商標,但自1980年以來,北韓可自產19英寸黑白電視機。據估計,1990年代初全北韓有25萬台電視[2]。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北韓98%的家庭擁有電視機[26]。
廣播
作為政府資訊封鎖政策的一部分,北韓的收音機和電視機經過技術處理,使其只能接收被當局控制的媒體。這些改裝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應在國家特別部門登記。他們還接受隨機檢查。破解裝置會受到法律制裁。為了購買電視機或收音機,北韓公民必須獲得其居住地或工作地官員的特許。北韓有兩個調幅廣播網:平壤廣播電台(朝鮮之聲廣播電台)和官方電台朝鮮中央廣播電台,以及一個調頻廣播網:平壤FM廣播電台。三者都在主要城市設有提供自辦節目的電台。還有一間短波電台對外進行多語言廣播[2]。
網路
光明網是北韓「封閉平台」國家區域網路[33],於2000年投入執行。北韓的主要城市、縣以及大學和主要工商組織皆可接入。光明網可通過撥號電話線全日無限制訪問。2017年的一項調查發現,一成九的家庭擁有電腦,但全國只有百分之一(平壤為百分之五)的人口可以接入光明網[26]。
2016年8月,北韓推出了國營串流媒體服務:萬方(被比作北韓的Netflix)[34]。 這項服務使用機上盒在網際網路上提供電視直播、影片點播和報紙文章(勞動新聞)[35]。該服務僅適用於平壤、新義州和沙里院[36]。國營電視台朝鮮中央電視臺宣稱此服務「免受無線電干擾」[36]。
2018年,北韓推出了「未來」Wi-Fi服務,該服務允許行動裝置接入平壤內網[37]。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由金日成綜合大學開發的Rakwon視訊會議系統在遠端會議中很受歡迎,並定期出現在新聞公告中。同時遠端醫療和遠端教育系統亦已建立[38]。
根據每日北韓的報導,北韓於2023年9月起展開4G網路商業化進行工作,並在平壤市試點。4G網路提供商是北韓強盛網,隸屬於北韓移動通訊局。北韓強盛網在發出啟動4G網路服務的公告中稱,其提供的4G網路不僅已經剋服原先3G網路的數據通訊缺乏問題,而且還能使用較原先3G網路更快的網速瀏覽網站。平壤市中心區域與各道所在地的主要鐵路、高速路地區,率先成爲4G網路商用化前期的受惠方。基於每日北韓是在2024年11月取得此條資訊,因此每日北韓認爲北韓境內的4G網路普及範圍高概率已經擴大。[39]
Remove ads
北韓與網際網路的主要連接是通過一條連接平壤和中國丹東的光纜,穿過新義州的中朝邊界。網際網路接入由中國聯通提供。在光纖連接之前,網際網路接入僅限於政府批准的到中國的撥號線路。2003年,柏林商人簡·霍爾特曼與北韓政府合資成立朝鮮電腦研究中心,將商業網際網路引入北韓。該連接通過北韓至德國伺服器的Intelsat衛星鏈路建立,使北韓不必接入中國大陸的ISP來接入網際網路[40]。
2007年,北韓在網際網路名稱與數位位址分配機構成功指配到.kp國家代碼頂級域[41]。2009年,北韓遞信省與泰國洛克利太平洋的合資企業星合營會社控制北韓的網際網路和域名分配[42]。衛星鏈路逐步被光纖連接所取代,目前衛星鏈路僅作備用[43]。
2017年10月,平壤方面鑑於中國大陸主要連接遭到大規模DDoS攻擊,繼而建立了第二條網際網路鏈路[44]。該專案通過光纜將北韓與海參崴連接起來,在豆滿江穿過朝俄邊界。網際網路接入由俄羅斯國家鐵路運營商俄羅斯鐵路公司的子公司TransTelekom提供[45]。
北韓與南韓網際網路公司Hoonnet成立的合資企業於2002年在北韓開設了第一間網咖,它通過固網電信接入中國大陸的網路。外國遊客可以通過平壤幾家酒店提供的國際電話線將他們的電腦接入網際網路。2005年,平壤新開了一家網咖,由於該網咖通過北韓衛星接入網際網路,故內容很可能被北韓政府審查[46][47]。自2013年2月起,外國人可以使用3G電話網路接入網際網路[48][49][50]。
接觸外國媒體
應美國國務院委託,InterMedia於2012年5月10日發表的一項報告《安靜的開幕:北韓人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中指出,儘管北韓當局以嚴酷的禁令和刑罰以防止北韓人接收到外界資訊,但仍然有北韓人(尤其是精英人士和心理戰人員)不僅可訪問、閱覽受政府控制的媒體外,還可訪問、閱覽境外資訊和媒體。除了網際網路,收音機和DVD亦為北韓人得知外界資訊的管道(在南北韓或中朝邊界則是電視)[51][52]。
截至2011年,隨身碟在北韓很暢銷,這些器材主要用於在個人電腦上觀看韓劇和電影[53]。
據每日北韓的報道,北韓的青年們爲應對神祕莫測的「打擊觀看不純影片」檢查行爲,開發出層出不窮的躲避檢查方式。其中包括預先在EVD當中播放北韓檢定的「合法影片」,爾後使用SD卡和隨身碟當中儲存北韓檢定的「非法影片」。由於SD卡和隨身碟的輕便體積,因此面對突擊檢查的時候很容易藏匿,進而通過檢查。同時,自從金正恩宣佈北韓放棄統一以來,雖有加碼處罰北韓民衆通過檢定的非法途徑觀看北韓境外的影片,但北韓的青年們對於南韓文化的好奇不減反增,大有史翠珊效應之勢。[54]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