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塞佩·法里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埃米利奧·朱塞佩·「尼諾」·法里納(義大利語:Emilio Giuseppe "Nino" Farina,1906年10月30日—1966年6月30日),義大利賽車手,一屆一級方程式世界車手冠軍,是第一位獲得一級方程式世界車手冠軍的車手。

Remove ads
生平
法里納出生於義大利都靈,綽號「尼諾」(Nino),他是在都靈經營車輛修理廠的喬瓦尼·法里納的兒子且是知名汽車和建築設計師菲尼·法里納的侄子。他在都靈大學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之後為義大利軍隊效力。他一開始是騎兵軍官,之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升任成為坦克軍團團長[1]。法里納的賽車生涯並非一帆風順,畢業之後他加入了瑪莎拉蒂車隊,但是直到他加入愛快·羅密歐車隊,作為塔齊奧·努沃拉里的二號車手,他的賽車事業才開始蓬勃發展。20世紀30年代末期,他無數次地贏下微型賽車比賽,連續3年(1937—39年)確保了他在義大利的冠軍地位。之後,他參加了他賽車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比賽——1940年利比亞的黎波里大獎賽,並且最終贏下了該場賽事。但是不幸的是,他剛剛達到事業的巔峰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八年之後他才贏得下一場主要賽事。
戰後,法里納加入了私人車隊瑪莎拉蒂車隊,並贏下了1948年摩納哥大獎賽。當國際汽聯宣布將在1950年舉辦首屆世界錦標賽時,法里納、胡安·曼努埃爾·范吉奧以及理奎·法吉奧里加入了當時實力超群的愛快·羅密歐車隊。最終他駕駛著無敵的愛快·羅密歐 158賽車贏下了7場比賽中的3場,獲得了第一屆車手世界冠軍,這也是他車手生涯的巔峰。
1951年,他被迫要擔任車隊在范吉奧之後的二號車手,范吉奧的步伐太快以致法里納難以追上他。在該賽季,他僅僅贏得一場冠軍——1951年比利時大獎賽。1952年法里納轉投法拉利車隊,但是他發現自己甚至已經無法戰勝自己的年輕隊友——阿爾貝托·阿斯卡里,阿爾貝托·阿斯卡里在1952年至1953年間贏得九個連續的分站冠軍,並且贏得這兩年的年度車手冠軍。
法里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為法拉利贏得分站冠軍是在紐柏林舉辦的1953年德國大獎賽。那一年,他還和隊友麥克·霍索恩聯手贏得了斯帕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在1954年阿根廷大獎賽,法里納成為最年長的杆位獲得者。從1954年開始,法里納贏下了一系列世界跑車錦標賽,但是在蒙札的一場意外中他嚴重燒傷。法里納試圖在1955年回歸,最終獲得了一點積分,之後他承認回歸失敗,在該賽季結束後退役。
1956年他希望參加印第安納波利斯500,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他的鎖骨再一次受傷迫使他放棄這一想法。之後他恢復了健康,試圖再次參加1957年的印第安納波利斯500,但這一次他的隊友基夫·安德魯斯駕駛他的賽車發生了致命的交通意外,最終法里納決定放棄。
作為早期世界大獎賽賽車的一個標誌性人物,法里納因為他的駕駛風格和智慧而聞名,但亦因他不好的脾氣和他對競爭對手的無視而備受批評。1936年法國杜韋爾大獎賽他捲入了導致曼塞爾·勒霍克斯死亡的一場嚴重事故[2]。1938年的黎波里大獎賽他又一次捲入嚴重事故,這次事故導致哈特曼·拉斯洛的死亡[3][4]。
Remove ads
賽車生涯成績
圖例 (比賽名加粗表明杆位,比賽名斜體字表明最快圈速)
*表明共享該名次
**在1955年阿根廷大獎賽法里納同時獲得第2名(與特蘭蒂尼昂和岡薩雷斯共享)和第3名(與馬廖利和特蘭蒂尼昂共享),他被授予每個結果的分數的三分之一。
註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