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薯茄

香港網上短片製作團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薯茄
Remove ads

小薯茄工作室有限公司(英語:Pomato Studio Limited)是香港一個網上短片製作團隊,2016年9月正式開始營運。現時有八位幕前演出的成員,包括程仁富(程人富)、蔡曉童(童童)、吳冰(阿冰)、關浩傑(阿J)、鄧麗英(麗英)、姚澤汶(肥蚊)、朱柏熹(朱Mic)及李倩同(阿belle)。另外導演高江凌(高Ling)是其中一個有名的幕後人員,有時也會出現在幕前。

快速預覽 小薯茄, 公司類型 ...
快速預覽 Pomato 小薯茄, YouTube 資料 ...
快速預覽 小薯茄日常, YouTube 資料 ...

小薯茄頻道有不同系列,包括《雪櫃冷笑話》、《發達大計》、《FINALLY嚟喇》、《FINALLY又嚟喇》、《冰戲富》、《冰愛富》、《薯茄PartyGame》[2]、《庖丁解童》、《小薯茄吾識問答大賽》、《小薯茄吾識港問答比賽》及清談節目《蕃茄薯仔talk》等。

Remove ads

歷史

小薯茄的成員均在1990年代出生。[3]初創成員高江凌、黃家富、關浩傑和陳健欣就讀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一次功課合作後,他們發現很合得來,所以決定繼續製作短片。[4]他們不斷參加比賽,並用獎金購買拍攝器材。[5]高江凌和黃家富也是在電影學院相識。[1]

2016年畢業後,高江凌沒有投身電影界,而是找來之前曾合作的同學,開始拍攝網上影片,他們租了工廠大廈單位作工作室。[5][1]小薯茄由高江凌和黃家富創辦,於9月正式開始營運Facebook專頁,最初有8名成員,包括3名全職員工,當時成員大部分為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高級文憑2014年(第四屆)畢業生。[4][1]

小薯茄初時製作關於香港人生活的短劇,影片長度介乎幾十秒到兩分鐘[6][7],以友情、親情、情侶關係、生活點滴為主[3]。影片劇本主要由高江凌和黃家富創作,他們密切關注最新網絡熱話,以瞭解香港人的生活節奏。[4]香港經濟日報》認為,「小薯茄短片中的人物不多,但人物性格夠『貼地』,深得大批網民喜愛。」專欄作家沈桃認為小薯茄的影片「劇情搞笑,易引起共鳴」。[3]小薯茄的人氣為成員帶來不同工作機會 。[6]

小薯茄一開始製作外國流行的7秒搞笑短片,但觀眾反應一般,因為笑點是片段完結後發生的事。他們發現觀眾更喜歡明顯、直接的表達方式。因此他們分析搞笑影片成功的元素和摸索觀眾口味,之後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一套。[4][5]

2020年4月25日,小薯茄參加了YouTube與香港演藝人協會合作的「StayHome #WithMe」活動的全日直播,鼓勵人們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留在家中。[8][9]10月11日,小薯茄在虛擬YouTube FanFest上直播。[10]

2021年4月20日,小薯茄與三個香港YouTube頻道試當真啱ChannelFHProductionHK合作,進行共四小時直播,當中包括清談環節及放送新影片。[11]活動的發起人之一,試當真創辦人之一游學修稱「改朝換代真的要開始了」。[12]5月29-30日,小薯茄聯乘麥田捕手假日市集在D2 Place舉行「Siu4市集」。[13][14]

2021年9月,小薯茄五周年主題廣告登上92號電車全車車身。9月4日下午,小薯茄租用該電車與觀眾見面。[15][16]12月,YouTube公布「香港2021年度十大熱門創作者」,當中「Pomato 小薯茄」(主頻道)獲得第四位。[17]

2022年小薯茄邁向六周年,於年中推出不同So Funny Ah記念品及與Casetify推出聯乘手機殼,並於9月在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一連五場現場表演「It's Party Time!」(表演嘉賓:洪嘉豪專家Dickson馮允謙岑寧兒陳柏宇、湯令山)。

Remove ads

成員

Thumb
由小薯茄成員姚澤汶、朱柏熹、關浩傑、程人富組成的音樂組合FINALLY

幕前

  • 程仁富(程人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高級文憑和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學士,2016年大學三年級時收到小薯茄邀請演出。[18]
  • 蔡曉童(童童),小學六年級遇上戲劇,並於2017年讀中學時加入小薯茄。[19][1]
  • 關浩傑(阿J)[3],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高級文憑,主修表演技巧,比程人富等人大一屆,加入小薯茄前曾參加靈異真人show《我們都是這樣撞鬼的》,及在無綫電視當臨時演員,演出作品包括:回到三國耀舞長安護花危情
  • 吳冰(阿冰),畢業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及數碼媒體學系電影及電視高級文憑[20],渴望成為演員,後來經幕後成員介紹加入小薯茄。[21]
  • 鄧麗英(麗英),中學畢業後戲劇老師推介電影選角而入行,之後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18]參演ViuTV劇集《教束》後經程仁富推薦加入小薯茄。[22]
  • 朱柏熹(朱Mic),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工商管理學士[23],於2021年加入小薯茄[24]
  • 姚澤汶(肥蚊),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曾演出小薯茄早期的影片,於2021年重返小薯茄[來源請求]
  • 李倩同(阿belle),於2025年加入小薯茄。[來源請求]

幕後

  • 高江凌(高Ling),創辦人[25]兼導演[26]、綜藝幕前。
  • 黃家富[5] (阿富、Kenneth),創辦人[25]兼編劇[27]
  • 陳健欣[5](Kiko),經理人[27]和後製[4]
  • 何師齊(阿齊),攝影師[27]和後製。
  • 廖文信(John),導演。[28]

舞台劇

更多資訊 年份, 劇名 ...

著作

更多資訊 年份, 書名 ...

廣告代言

小薯茄與多位名人、企業、政府機關合作拍攝廣告,例如消費者委員會[4]以及古天樂梁詠琪鄭伊健鄭秀文等藝人。[31]在2017年下半年,小薯茄接了約20個廣告合作,每個廣告收費約二至三萬。[7]小薯茄會把廣告產品與日常生活連結,再放大共鳴位,令觀眾接受廣告。例如在Subway的廣告中,他們將香港人點餐時由於英語技能薄弱,只會說「這個這個」的情境放大。即使影片顯然是廣告,但觀眾也非常接受,高江凌認為是因為他們成功戳中共鳴位。[4]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