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良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朱良才
Remove ads

朱良才(1900年9月27日—1989年2月22日),原名朱姓明,字少時,號振聲湖南汝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

快速預覽 朱良才,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

朱良才參加過湘南起義,曾任紅四軍連黨代表、紅一方面軍第三軍九師政治委員,紅十五軍政治委員,紅軍總衛生部政治委員,紅三十一軍政治部主任,紅三十軍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參與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政大學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等職。

Remove ads

生平

早期革命生涯

生於湖南省汝城縣外沙村一個富裕農民家庭。自幼讀私塾,14歲考入縣立高等小學。高小畢業後考入衡陽誠德中學,開始接受新思想。誠德中學畢業後回鄉創辦新式學堂。1925年起,朱良才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參加鄉農民協會,被推選為農民協會組織委員。192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年中國國民黨清黨後被捕,被營救出獄後,參與組織秘密農會。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1月,朱良才參加湘南起義,後跟隨朱德陳毅到達井岡山。此後,任紅四軍軍部秘書、第31團1營1連黨代表、中共永興縣區黨委書記,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一營營部書記、連政治委員,參加黃洋界戰鬥[3]。1929年,朱良才率部隨毛、朱進軍贛南、閩西,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任第三縱隊七支隊政治委員,參加古田會議。次年,朱良才被任命為紅一方面軍第九師政委,參與第一二次反圍剿戰役,並在戰爭中右臂負傷。1932年初,朱良才任紅五軍團第十五軍政治委員,參加贛州戰役漳州戰役水口戰役[4]

1934年,朱良才任紅三十四師政治部主任,跟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長征途中,朱良才改任紅軍總衛生部政治委員兼野戰醫院政治委員,1935年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後,調任紅四方面軍工作,任紅三十一軍政治部主任。後因不肯執行張國燾反對毛澤東的路線而遭打壓,改任金川軍區司令員[5]、紅四方面軍教導團團長兼政治委員。1936年隨西路軍西征,任紅三十軍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6]。西路軍失敗後,朱良才孤身一人沿途乞討36天回到陝北[7][8]。之後被任命為援西軍政治部組織部長。

Remove ads

抗日戰爭與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秘書長,負責營救西路軍失散人員。1938年春,朱良才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此後調至晉察冀軍區,任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9],與陳漫遠組織三分區軍民反擊日軍掃蕩。1939年秋,朱良才調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參與組織政治工作,並宣傳「狼牙山五壯士」、「民兵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等典型[4]

抗日戰爭結束後,朱良才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10]。1946年1月,擔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948年5月,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負責培養中共軍政幹部[11]。1949年8月,朱良才調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華北軍政大學政委[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4年2月,朱良才升任華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4月,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朱良才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12]。同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階,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朱良才因健康原因主動離開領導崗位。1962年朱良才曾被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3]

曾任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第1至5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2至5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其作品《朱德的扁擔》被收進中國大陸小學課本[14]。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9歲[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