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朴泳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朴泳孝(韓語:박영효/朴泳孝 Bak Yeonghyo;1861年—1939年9月21日),字子純,本名無量,號春臯(춘고)、玄玄居士(현현거사),朝鮮王朝、大韓帝國、日治朝鮮時期政治人物,為開化派的主要人物。在日韓合邦期間,曾改日本名山崎永春(日語:山崎 永春/やまざき えいはる Yamazaki Eiharu)。
Remove ads
生平
朴泳孝本貫潘南朴氏,是朴元陽和繼室全義李氏的第三子,和朝鮮宣祖元妃懿仁王后同族;十世祖朴世橋是宣祖外孫,其父母為錦陽尉朴瀰和宣祖庶五女貞安翁主。1872年成為朝鮮王朝哲宗的駙馬,迎娶朝鮮哲宗的女兒永惠翁主,可是翁主在婚後三個月夭折。[1]後與金玉均、徐光範等人組成要求朝鮮現代化的開化黨。1882年大院君發動政變失敗後,朴泳孝以全權大臣名義前往日本,朴泳孝在日本期間受到明治維新的影響甚大。值得一提的是朴泳孝在前往日本時曾設計太極旗作為大韓民國的國旗一直沿用至今。
朴泳孝回國後企圖推動現代化政策,包括發行報紙、設立新式警察、成立巡警部、治道部等機構,但也因此與保守派不合。1884年朴泳孝與金玉均等開化黨成員發動政變,殺害閔台鎬等保守派,但是由於中國清朝駐軍首領袁世凱出兵鎮壓,導致政變失敗,朴泳孝出亡日本,之後又前往美國。
1888年朴泳孝向高宗提出十三萬字的「開化上疏」,要求廢除貴賤身份制度、建立現代化國家、以富國強兵方式建立獨立自主的朝鮮等構想;1894年朴泳孝回國,並且於1895年提出第二次甲午改革,提出導入內閣制、改變地方制度、建立新警察制度等改革方針,並於1898年成立獨立協會。1900年朴泳孝意圖發動政變廢除高宗,結果事洩,朴泳孝亡命日本,直到1907年才回國,並獲得高宗的赦免。
日韓併合後,朴泳孝受封侯爵並且於1911年出任朝鮮貴族會會長;1918年出任朝鮮銀行理事。三一運動之後,朴泳孝成立一連串的親日改良主義組織,並擔任東亞日報首任社長。1928年朴泳孝出任日本貴族院議員,1939年朴泳孝於中樞院副議長任上病故。
Remove ads
評價
1935年朝鮮總督府編纂《朝鮮功勞者名鑑》中朝鮮人功勞者353人將其名字收錄於內。2005年8月29日,韓國公民團體民族問題研究所下屬的親日人名辭典編纂委員會發表《親日人名辭典》第1回,將他列為親日派。
家屬
由於朝鮮王朝的駙馬依法不得再娶[2],朴泳孝在永惠翁主早逝之後沒有再娶正室,他後來與妾室生下二子一女。女兒朴妙玉是親和女學校(位於兵庫縣神戶市)第一位外籍畢業生;後嫁給清州韓氏出身的韓甲鉉,有二子韓聖澤、韓弘澤。長子振緒(1893-?)早夭、次子朴日緒(1897-1931)早逝,所以侯爵之位由長孫朴贊汎(1917-1986)繼承;長孫媳是王公族李堈的第三女李海珺(1920—2009),後離婚。孫女朴贊珠,與李堈第二子李鍝結婚。[3]
著作
- 《使和記略》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