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元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元阳
Remove ads

李元陽(1497年10月23日—1580年11月26日[1][2]),仁甫中谿雲南大理人,明朝政治人物、理學家、文學家,同進士出身。

快速預覽 李元陽, 籍貫 ...

生平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舉人,雲貴鄉試第二名。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65名進士[3],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六年十一月授江西分宜縣知縣。因為仗義執言,受到同僚排擠,他因此藉故歸家賦閒。嘉靖十年(1531年)復出,官授江陰知縣,在任期間,外抗擊「海寇」,內施惠政於人民。後升為戶部主事,十四年(1535年)十一月改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十六年巡按福建,再次因直言而被外放為荊州知府,政聲顯著。因識張居正於童試,在張居正擔任首輔之後亦與之通書信。最終因看不慣官場黑暗,回到大理老家隱居,與謫居於雲南楊升庵相契最深,兩人常常一起吟詩作畫,同游景勝。與張含楊士雲胡廷祿王廷表唐錡,相互酬唱,並稱楊門六學士。[4]

著作

李元陽在文學上貢獻卓著,與楊士雲同修《大理府志》,並修訂《雲南通志》。著有《心性圖說》、《艷雪台詩》、《中谿漫稿》,詩文彙編為《中谿家傳匯稿》。在閩中曾校刻《史記題評》、《十三經註疏》、《杜氏通典》等計764卷。

墓葬

快速預覽 李元陽墓, 大理市文物保護單位 ...
Thumb
李元陽墓志銘,存於大理市博物館碑林

李元陽墓位於蒼山應樂峰麓,崇聖寺內,東距三塔200米,北與段功墓相望。李元陽墓為圓形圍石封土墓,直徑約3米,墓前建有石牌坊,墓道兩旁立有翁仲、獅、象、鹿、馬等石雕10軀,四周砌以圍牆。「文革」中被當地村民盜掘破壞,墓前石碑及石像等被毀。現僅存遺址和殘損的墓志銘。1985年公布為第一批大理市文物保護單位[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