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開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開先
Remove ads

李開先(1502年—1568年),字伯華,號中麓,又號中麓山人中麓狂客山東濟南府章丘縣人。[1]明朝官員,文學家、戲曲作家、評論家。

快速預覽 李開先, 籍貫 ...

生平

由縣學增廣生中式嘉靖七年戊子科(1528年)山東鄉試第七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會試二十名,廷試二甲六十七名進士,觀戶部政,授戶部雲南司主事、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勛司員外、驗封司、文選司郎中等職,十九年(1540年)三月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有「九廟災」,[2]首輔夏言命其罷歸。[3]

家族

曾祖李子瞻;祖李聰;父李淳,貢士;母王氏。慈侍下,弟繼先。

成就

詩文詞曲兼通,尤擅長傳奇,《寶劍記》是其戲曲的代表作,「自詡馬東籬、張小山無以過也」[4]。有學者以為李開先就是《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5]愛好藏書、象棋。與王慎中唐順之陳束趙時春熊過任瀚呂高等七人詩文唱和,有「嘉靖八才子」之譽,共同反對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風,主張學習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的筆法,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要求文字平易樸實。除重視文學理論外,也強調詩歌的本質與特色,另外更是否定詩文必須絕對復古的為文風氣。重要著作有詩文集《閒居集》及有關戲曲理論的《詞謔》。[6]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出自《明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出自《明史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