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夏言

明朝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言
Remove ads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公謹桂洲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丁丑進士。嘉靖間官至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任內閣首輔,為嚴嵩所害,問斬。隆慶初平反文愍

快速預覽 夏言, 籍貫 ...

生平

夏言是臨清知州夏鼎之子,眉目疏朗,鬚髯甚偉,能言善談,聲音洪亮。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江西鄉試第六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三甲三名進士,授行人,十五年十月選授兵科給事中,歷兵科右,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升禮科左,九月升任兵科都給事中,八年十二月改任吏科都給事中,建議罷市舶,厲行海禁[1]。出按皇莊,力主歸還侵民之產。九年十月升翰林院侍讀學士,仍兼吏科都給事中,充經筵日講官,賜四品服俸。十年(1531年)三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掌院事,經筵日講如故,七月以四郊工成,升禮部左侍郎,仍兼學士掌翰林院事,九月接替李時升任禮部尚書、兼官如故,十一年加太子太保[2]嘉靖十五年(1536年)加少保少傅太子少師。夏言正直敢諫,勇於負責,但為人頗自負,驕蹇見忤,遭忌於張孚敬嚴嵩後,盡去夏言親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世宗再以夏言入閣,又遭嚴嵩忌恨[3]

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三萬騎兵進犯三原涇陽等地,陝西總督曾銑上《請復河套疏》:「賊據河套,侵擾邊鄙將百年」,請收復河套。夏言大力支持,明世宗剛開始時亦雄心勃勃,詔答:「今銑倡恢復議甚壯,其令銑與諸鎮臣悉心上方略,予修邊費二十萬。」嚴嵩讒於世宗,謂其不可輕開邊事,疏稱「銑以好大喜功之心,而為窮兵黷武之舉,在廷諸臣皆知其不可,第有所畏,不敢明言」,又賄賂邊將仇鸞,讓他上書誣告夏言受曾銑的勾結。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以夏言「事為任意,跡涉強君」的罪名致仕。這時俺答率軍南下,侵擾宣化,嚴嵩乘機讒言,「早先夏言、曾銑提議收復河套,以致激怒俺答」。夏言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時,聽說曾銑以「結交近侍」的罪名被殺,從車上墮落,痛哭道:「噫!吾死矣。」夏言再次上疏論冤,刑部尚書喻茂堅、左都御史屠僑提出了議貴、議能為夏言求情,帝不聽,還把喻茂堅、屠僑罰俸。是年十月以「交結近侍」罪名被斬首[4]。自此無人再敢議復河套之事。隆慶初年(1567年)夏家人上書而得平反,追復原官,文愍[5]。著有《桂洲集》。

Remove ads

家庭

Thumb
夏言行書顧璘札卷

夏言的繼室徐氏封孺人早逝,續娶蘇氏。他曾在嘉靖十五年請求朝廷破例,給予蘇氏命婦的封典[6]

夏言曾經納妾,而妾懷孕,其正妻忌恨,於是將她遣散別嫁,生下一子,夏言死後,妻子把夏言的小孩迎回家中,長得很像夏言,但不久後病死,夏言因而絕後[7]

家族

曾祖夏自新。祖父夏尹恭,巡檢。父夏鼎,知府。前母吳氏;母匡氏。慈侍下。兄南安、奇、弟行(監生)[8]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