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慎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慎之(1923年8月15日—2003年4月22日),二十世紀晚期以來中國大陸自由派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國際問題專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1][2][3]

快速預覽 李慎之, 出生 ...

生平

早期

李慎之原名李中,生於江蘇無錫,祖父是米店小老闆,父親以商會文書和報社記者為生,參加過辛亥革命。中學時期閱讀了大量文史哲類著作,包括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

1949年前

1941年至1945年,先後就讀於北京燕京大學經濟系、聖約翰大學經濟系和成都燕京大學,期間參加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畢業後擔任過中學教員和雜誌社編輯。1946年,進入新華日報社,後去延安,在新華通訊社國際部任編輯。194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9年後

1949年起,新華社國際部編輯組組長、副主任,負責《參考資料》(即所謂「大參考」)和《參考消息》。曾參加板門店談判,勸說志願軍戰俘歸國。[4]1954年至1957年,任周恩來外交秘書。反右期間,因為提倡「大民主」而被毛澤東親自打成右派[來源請求][5],開除共產黨黨籍[1]

文革後

1973年回京工作。參加中共中央國際問題寫作小組。其間,陪同鄧小平出訪美國,擔任顧問。1980年負責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的籌建。1982年任該所所長。1985年後,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1989年後辭職。

晚期

研究自由主義,對中國近代以來歷史和政治進行了深刻反思,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被中國的自由主義者譽為中國世紀之交思想領域的領軍人物,著有《風雨蒼黃五十年》。

2003年4月22日,李慎之因病在北京逝世[6]

注釋

參見

著作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