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承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承式(1528年—1605年),字敬甫,又字之義,號見衡山西大同府大同縣人,遷居江都(今揚州市)。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快速預覽 李承式, 籍貫 ...

生平

李承式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山西鄉試第六十四名舉人[1],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二百十四名,廷試三甲一百七十三名進士。[2]兵部觀政,初授浙江錢塘縣知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改任直隸深澤縣知縣,任內修建文廟,減負賑災。深澤城牆東、南、西三面皆有城門樓,李承式創修北極臺,並在其上建真武廟,以壯城北形勝。臺廟至今尚存。[3]三年後,承式因父喪丁憂離職。[4][5]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6]在任八日再以母喪歸。隆慶二年(1568年)起復,升南京工部主事,督蘆課,改兵部武選司,駐通州,歷官兵部職方司郎中,萬曆元年(1574年)三月升陝西榆林兵備副使,以延鎮修理邊垣功,三年三月升俸一級,加賜金幣。改山東副使,五年二月升河南左參政,升浙江按察使,八年五月以驛遞違例,降三級。十一年正月降為陝西隴右道右參議,未赴任,三月升河南副使,主管河道兼攝驛傳。未幾升四川參政,守川北道,甫上任,擢湖廣按察使,升陝西右布政使,居數月,稱病歸。家居五年,因日本侵略朝鮮之役,以邊才被舉薦,二十一年七月起補山東右布政使,備兵開原,因與撫臣不合,二十二年五月調官福建布政使,以考察罷歸。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李興。祖父李英。父李滿,贈南京工部主事。母衛氏,贈安人。兄李承弼,號菜澗,丙午舉人、新安知縣[7]。承式長子李植,生於其在深澤任職期間,萬曆五年(1577年)中進士,官至遼東巡撫;子李杜為萬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進士,任遵化知縣,升禮部郎中。四子李柄,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

李承式留次子李模、三子李樌在老家大同,自己帶季子李栱定居江南江都,死後葬於其地。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