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子雄 (高都郡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子雄(?—?),字毗盧,趙郡高邑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人,出自趙郡李氏西祖,東魏陝州刺史李徽伯第五子[1],西魏、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李子雄的祖父李榼是北魏太中大夫,父親李徽伯是東魏陝州刺史,陝州被西魏攻陷,李子雄因此隨軍到了長安。李子雄少年慷慨有遠大志向,家族世代以學業精通相傳,唯獨李子雄學習騎馬射箭。李子雄的哥哥李子旦責備他說:「棄文尚武,不是士大夫的本業。」李子雄回答說:「私下觀察古代以來的忠臣達官,文武不兼備而能成就功業的極少。我雖然不聰慧,也大量瀏覽古籍,只是不拘泥於章句而已。能文能武,哥哥為什麼指責呢!」李子旦無從應答[2][3][4]。
宇文泰時期,李子雄以輔國將軍為起家官,跟隨達奚武掃平漢中,安定興州,又討伐汾州叛亂的胡人,總錄前後功勞,出任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周孝閔帝宇文覺接受禪讓,李子雄爵位晉升為公爵,升任小賔部。李子雄後來又跟隨達奚武與北齊在邙山交戰,北周各路軍隊大敗,只有李子雄率領的部隊得以保全。周武帝宇文邕時期,李子雄跟隨陳王宇文純前往突厥迎接阿史那皇后,進爵為奚伯,出任硤州刺史。幾年後,李子雄被徵召擔任本府中大夫,很快外任涼州總管長史,跟隨滕王宇文逌在青海攻破吐谷渾,以軍功加上儀同。周宣帝宇文贇即位,李子雄跟隨行軍總管韋孝寬攻克平定淮南地區,李子雄率領輕裝騎兵數百人到達硤石,說降十餘坐城池,出任豪州刺史[5][6]。
楊堅總領百官時,李子雄被徵召擔任司會中大夫,因為平定淮南的功勞,加上開府。等到隋文帝楊堅接受禪讓,李子雄出任鴻臚卿,進爵高都郡公,食邑二千戶。開皇二年正月辛酉(582年2月24日),隋朝在并州設置河北道行台,晉王楊廣出任行台尚書令。隋文帝認為北周勢單力孤而滅亡,所以派遣兒子分別擔任地方要職,大規模的挑選忠正誠信有才能聲望的人擔任行台屬官,以靈州刺史王韶為行台右僕射,鴻臚卿李子雄為行台兵部尚書,左武衛將軍朔方李徹總管晉王府軍事。王韶和李雄都有剛正忠直的名聲,所以獲得任用[7]。隋文帝對李子雄說:「我兒子年少,經歷事情不多,因為你文才武略兼備,現在誠心委託給你,我不用顧念擔心北方了。」[4]李子雄頓首說:「陛下不因為臣不肖,託付以重任,臣雖愚直鄙陋,內心不是木石,定當竭心效命,以報答陛下大恩。」李子雄感動抽泣流淚,隋文帝撫慰曉諭後送走了他。李子雄在任上方正耿直,神色剛毅有不可冒犯的威嚴,楊廣非常敬重忌憚,官吏和百姓稱道他。一年多以後,李子雄在任內去世,兒子李公挺繼承了爵位[8][9]。
Remove ads
家族
- 李徽伯,東魏使持節、衛大將軍、陝州刺史、固安縣伯
- 李公宏
- 李公挺,隋朝右領軍府司馬、高都郡公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