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魁賢
臺灣詩人、文化評論人、翻譯家、發明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魁賢(1937年6月19日—2025年1月15日),臺灣詩人、文化評論人、翻譯家、發明家[1]。1953年開始發表詩作,作品以詩為主,也包括散文、評論、翻譯、短篇小說等,無論詩作或散文,都以批判性見長。曾任台灣筆會會長[2],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3]。曾任世界詩人運動組織(英語:Movimiento Poetas del Mundo)亞洲副會長[4][5]。
詩被譯成各種語文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紐西蘭、荷蘭、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希臘、美國、西班牙、巴西、蒙古、俄羅斯、立陶宛、古巴、智利、尼加拉瓜、孟加拉、馬其頓、土耳其、波蘭、塞爾維亞、葡萄牙、馬來西亞、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等國發表[6]。參加過韓國、日本、印度、蒙古、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美國⋯⋯等國之國際詩歌節。
Remove ads
生平
1937年(昭和12年)生於日治時期的臺北太平町,1944年因戰爭時期,都市物資缺乏,回到祖籍淡水。小學前期受日本教育,畢業時已為戰後。升大學時,放棄保送臺北師範大學(今臺北教育大學),考取臺北工業專科學校(今臺北科技大學)五年制化學工程科。為前往德國進修,1963年於教育部歐洲語文中心主修德文並於1964年結業。[9]
臺北工專化工科畢業後,進入工業與專利商界,曾任臺灣肥料公司南港廠化學工程師、臺灣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專利工程師、副經理、智慧國際商標事務所副所長等,並於1975年創立名流企業公司。[9]
另一方面,李魁賢於1953年開始發表詩作、1964參加《笠》詩刊,因德文專長,負責德國詩選擇。李魁賢也參與過雜誌出版產業,曾任《發明》雜誌之責任編輯、《發明天地》雜誌社長與《發明企業》雜誌發行人等職務,更於1986成立名流出版社,出版台灣文庫、世界文庫二叢書,1987年參加台灣筆會,並當選首屆副會長。另有擔任中正大學臺文所兼任教授、臺灣省發明人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詩學會首屆常務理事、臺灣筆會會長、國際詩人學會創始會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等。曾為《笠》詩刊及《文學臺灣》顧問。[8]:56-60[10]:63-123
Remove ads
文學獎項[10]:63-123
根據莫渝的研究綜述,李魁賢的文學介入包含:詩作的社會內涵、外國詩文的引介與翻譯,以及國際交流的行動等三個面相。[10]:127從下方表列的獲得獎項,可以看出除了國內獎項外,李魁賢多次獲頒國外獎項,出國領獎的同時,也進行文學交流及文化推廣,以詩和國際接軌。[8]:10
Remove ads
著作
出版著作計有詩集28種、外文詩集32種、文集26種、編書41種、漢譯詩集70種、漢譯文集13種,合計218種(共287冊)。[10]:41-62[16]
Remove ads
Remove ads
- 《名流詩叢》(全58冊,2010~2025年)
展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