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麗華

中国演员(1924—201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麗華
Remove ads

李麗華(1924年8月17日—2017年3月19日),生於上海,電影演員、歌手。演藝生涯活躍於1940年至1980年,兩度獲得金馬獎影后,在2015年和2016年各分別獲頒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1]

快速預覽 李麗華, 女演員 ...
Remove ads

生平

李麗華出生於上海,原籍河北,乳名「小咪」,父李桂芳及母張少泉皆為京劇名伶。自幼拜師京劇名宿穆鐵芬章遏雲的門下學戲,16歲時獲上海藝華影業公司老闆嚴春堂賞識,投身影圈首部參演作品《三笑》(1940)票房報捷,一炮而紅,隨後演出了《千里送京娘》(1940)、《魂斷藍橋》(1941)等。抗戰期間留居上海,當時各電影公司被日本政權整合成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她為該公司拍攝了《博愛》、《花月良宵》(同為1942)、《萬紫千紅》(1943)、《春江遺恨》(1944)等,戰後一度被劃為漢奸,終獲平反,遂重投影圈,演出了黃佐臨首次執導的電影《假鳳虛凰》(1947)。[2]

1948年,李麗華應永華影業公司創辦人李祖永之邀,南下香港加盟永華,演出了《春雷》、《海誓》(同為1949),開展輝煌的演藝事業。之後曾替長城、龍馬、新華、邵氏父子及國泰等電影公司拍片,主演《說謊世界》(1950)、《花姑娘》、《誤佳期》(同為1951)、《拜金的人》(1952)、《小鳳仙》(1953)、《秋瑾》(1953)、《海棠紅》(1955)、《蝴蝶夫人》(1956)等。其中《秋瑾》一片,獲蔣介石盛讚[3][4]

1954年創辦麗華影業公司,曾攝製《一鳴驚人》(1954)和《萬里長城》(1957),既演出,後者更兼任出品人。1958年,她曾出任美國片《飛虎嬌娃》(China Doll)的女主角,為華語影星進軍好萊塢第一人,期間拒絕拍攝和美國男星維克多·邁徹的吻戲。而後蔣介石親自表態支持李麗華[5]。六十年代加盟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李翰祥為她量身打造《楊貴妃》(1962)、《武則天》(1963)兩部史詩巨作,前者獲坎城影展評委會大獎,是華語片首次在坎城獲獎。[6]

1973年李麗華與丈夫移民美國。其後應胡金銓邀請拍攝了《迎春閣之風波》(1973)。往後斷續拍攝了小量電影,拍畢《新紅樓夢》(1978)便告別銀幕。[6]

李麗華從影的1940至78年間,在滬、港、台三地主演近120部電影,曾與眾多導演結片緣,不少更是導演的首作,像嚴俊的《巫山盟》(1953)、易文的《小白菜》(張善琨合導,1955)和李翰祥的《雪裡紅》(1956)。她先後憑《新啼笑姻緣》(1964)及《揚子江風雲》(1969)兩度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其戲路寬廣,演活眾多不同類型角色,素有「影壇長青樹」稱號。

1980年4至5月間,在原國民黨軍官賈伯濤之女、美國華僑賈麗妮的陪同下,李麗華到北京、上海等地探親訪友半個月。在京期間,她獲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鄧穎超、文化部副部長王闌西及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夏衍等高層會見。一批昔日影藝圈舊友,包括侯寶林吳祖光、梅熹、王人美等,亦獲安排與她會面。在上海期間訪見了友人劉瓊舒適王丹鳳[7][8]。李麗華此行引起台灣政府強烈不滿。李返美後幾個月,嚴俊便在紐約心臟病發逝世。台灣電影界原打算為嚴俊舉行追悼會,但有人批評李麗華晚節不保,結果只能作罷。此後多年的金馬獎盛會,也沒有邀請李麗華參加。1985年,李麗華低調再赴大陸探親。

1993年,李麗華赴台灣獲頒第三十屆金馬獎頒發資深影人紀念獎。翌年接受電視台綜藝節目訪問,宣傳重新錄製的經典老歌唱片。1996年還出席李登輝總統就職典禮,之後,未再公開露面。直至2015及16年,她先後接受金馬獎金像獎頒授「終身成就獎」。

2017年3月19日,李麗華於香港辭世,享壽93歲。[9][10][11]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李麗華第一任丈夫是泰豐百貨少東張緒譜,外號「小山東」,是煙臺泰生東染料行創辦人張顏山的七兒子。據張緒譜之弟張緒諤記載,1943年張家在上海法租界開設泰豐百貨公司,邀請影星李麗華、胡楓剪彩,促成姻緣。[12][13] 同年兩人結婚,育有一女。1948年李麗華遷居香港,與張離婚[14]。1980年,李麗華受邀回國,在官方安排下,前夫張緒譜特從青島到北京與李麗華見面,不久後張去世[15]

1950年,李麗華與陶金拍攝大光明影業的《詩禮傳家》期間相戀,然而陶金當時已有妻女。1951年2月,港英政府將大光明影業集體遣返上海,李麗華離別時與陶金約定離婚後再續前緣,唯返滬後陶妻章曼苹堅拒,陶金乃寫信告知李麗華其決定。陶金夫婦後受政治迫害,但相伴終老。[16][17]

李麗華17歲時在上海認識嚴俊,兩人是乾兄妹。1957年結婚,1959李麗華赴美生下二女兒嚴德蘭。1971年11月,嚴俊拍攝台灣鼎立電影公司的《活著為了你》(1972)期間,因過渡勞累數度昏迷,醫生建議不宜再從事導演工作。1973年兩人移居美國。後因商業投資失利,李麗華在紐約曼哈頓西區上城與友人合開中餐館,嚴俊在中國城金洋銀行打工。1980年8月,嚴俊心臟病發,在紐約家中去世。[18]據蔣介石副官翁元稱,李麗華和嚴俊是蔣介石最喜歡的兩位演員[19]

李麗華第三任丈夫是榮氏企業吳昆生(1884-1975)長子、上海棉紡業富商吳中一(1911-2006)。兩人40年代初相識於上海,因家族反對而分開,男方娶陳韻明並生有二子五女,女方則先後嫁給張緒譜和嚴俊。共產黨占領上海前,吳隨其父吳昆生赴香港,任香港偉綸紗廠常務董事,對同時在港的李麗華多有照顧,然吳家人依然反對,1949年8月吳中一由港返滬,主持申新九廠。1964年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78年和1988年分別人全國政協第五屆、第七屆委員。吳中一在文革中受到衝擊,肋骨被打斷,從此傷殘,直不起腰。1972年底,因父病危,獲准來港,父逝後留港繼任偉倫董事長,並與在美國的李麗華取得聯繫。嚴俊去世後,李麗華與之相伴晚年。吳中一原配長居美國,直到病逝,李麗華才於80歲時第三次結婚。[20][21]

Remove ads

作品

  • 電影香江紀錄片)(2009年)
  • 媽祖(1980年)
  • 新紅樓夢(1978年)
  • 神拳三壯士(1976年)
  • 鬼狐(1976年)
  • 迎春閣之風波(1973年)
  • 大漢兒女(1971年)
  • 大地春雷(1971年)
  • 金玫瑰(1971年)
  • 長江一號(1971年)
  • 金葉子(1970年)
  • 一封情報百萬兵(1970年)
  • 鬼狐外傳(1970年)
  • 喜怒哀樂(1970年)
  • 揚子江風雲(1969年)
  • 山河血(1969年)
  • 連瑣(1967年)
  • 盜劍(1967年)
  • 觀世音(1967年)
  • 魂斷奈何天(1966年)
  • 萬古流芳(1965年)
  • 七七敢死隊(1965年)
  • 怒海情仇(1965年)
  • 紅伶淚(1965年)
  •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4年)
  • 一毛錢(1964年)
  • 故都春夢(新啼笑因緣)(1964年)
  • 第二春(1963年)
  • 武則天(1963年)
  • 閻惜姣(1963年)
  • 楊乃武與小白菜(1963年)
  • 秦香蓮(1963年)
  • 黑狐狸(1962年)
  • 楊貴妃(1962年)
  • 黑夜鎗聲(1960年)
  • 風雨歸舟(1959年)
  • 貴婦風流(1959年)
  • 飛虎嬌娃China Doll)(1958年)
  • 元元紅(1958年)
  • 天作之合(1957年)
  • 游龍戲鳳(1957年)
  • 娘惹與峇峇(1956年)
  • 黑妞(1956年)
  • 臥薪嘗膽(1956年)
  • 蝴蝶夫人(1956年)
  • 盲戀(1956年)
  • 少奶奶的秘密(1956年)
  • 風雨牛車水(1956年)
  • 鬼戀(1956年)
  • 雪裡紅(1956年)
  • 戀之火(1956年)
  • 小鳳仙(續集)(1955年)
  • 櫻都艶跡(1955年)
  • 海棠紅(1955年)
  • 茶花女(1955年)
  • 小白菜(1955年)
  • 春情烈火(1954年)
  • 玫瑰玫瑰我愛你(1954年)
  • 風蕭蕭(1954年)
  • 萬里長城(1954年)
  • 一鳴驚人(1954年)
  • 秋瑾(1953年)
  • 銀海千秋(1953年)
  • 小鳳仙(1953年)
  • 寒蟬曲(1953年)
  • 仲夏夜之戀(1953年)
  • 孽海情天(1953年)
  • 巫山盟(1953年)
  • 滿園春色(1952年)
  • 勾魂艷曲(1952年)
  • 拜金的人(1952年)
  • 詩禮傳家(1952年)
  • 新紅樓夢(1952年)
  • 花姑娘(1951年)
  • 誤佳期(1951年)
  • 火鳳凰(1951年)
  • 血海仇(1951年)
  • 豪門孽債(1950年)
  • 說謊世界(1950年)
  • 冬去春來(1950年)
  • 駝龍(1949年)
  • 海誓(1948年)
  • 紅粉盜(1948年)
  • 春雷(1948年)
  • 女大當嫁(1948年)
  • 春殘夢斷(1947年)
  • 艶陽天(1947年)
  • 三女性(1947年)
  • 假鳳虛凰(1946年)
  • 春江遺恨(1944年)
  • 萬紫千紅(1944年)
  • 賣花女(1943年)
  • 秋海棠(1942年)
  • (1941年)
  • 薄命佳人(1941年)
  • 英烈傳(1941年)
  • 魂斷藍橋(1941年)
  • 隱身女俠(1940年)
  • 千里送京娘(1940年)
  • 三笑(續集)(1940年)
  • 三笑(1940年)

音樂專輯

電視演出

  • 聖劍千秋台視,1975年):飾李十娘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