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祖佑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第五任校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祖佑(英語:Henry T. Yang,1940年11月29日—),是一位美國機械工程師,航空航天領域專家。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成員。自1994年6月至2025年6月擔任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第五任校長。任期長達31年,是加州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卸任校長職位後,楊祖佑繼續擔任該校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
Remove ads
早年與教育經歷
1940年出生重慶市。其父親服役於中華民國空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楊家遷至昆明。1949年,中國共產黨逐步獲得內戰勝利,楊家隨國民政府再遷往台灣。隨著當空軍的父親,楊祖佑的中小學生涯都在台灣南部度過。因為父親軍職關係,國小及國中大多輾轉,後考取國立臺灣大學。
楊祖佑於1962年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理學學士學位,1965年獲得西維吉尼亞大學結構工程理學碩士學位,1968年獲得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學位[1][2][3]。他的博士論文題目為《雙曲薄殼結構穩定性分析的有限元公式》[4]。他的博士生導師是理察·H·加拉格爾(Richard H. Gallagher)[4]。
職業經歷
楊祖佑在機械、航空航天、土木和結構工程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他因其在板殼有限元方法方面的工作以及在跨音速計算氣動彈性力學(包括飛機設計和顫振控制)方面的貢獻而聞名。他的研究還涉及地震工程,特別是在改進發電廠的抗震設計方面。此外,他還研究了地震和風荷載下的結構感知與控制,並為早期的中觀塑性和變形過程研究做出了貢獻。[5][6]
楊祖佑已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了195篇文章[7]。他的著作《有限元分析》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為工程學教科書,並已被翻譯成中文和日文[8][9]。
楊祖佑是航空航天結構、結構動力學、跨音速氣動彈性力學、風與地震結構工程、智能製造系統和有限元方面的專家[1]。楊祖佑在普渡大學任教25年[10]。他於1969年首先以助理教授的身份加入該校,之後升任普渡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並在1980年至1984年任職五年[10][11]。1984年7月1日,楊振寧被任命為普渡大學工程學院院長,他擔任該職位十年,直到1994年離開該職位前往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10][11]。
楊祖佑於1988年被授予普渡大學尼爾·阿姆斯特朗傑出航空航天教授稱號[10]。他曾八次獲得埃爾默·F·布魯恩獎,該獎項旨在表彰普渡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的傑出教師[12]。此外,他還十二次獲得普渡大學頒發的校級傑出本科教學獎[5]。
1994年6月,在150位候選人中,加州大學總校長傑克·佩特森(Jack W. Peltason)任命楊祖佑擔任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第五任校長[13]。這成為自1990年田長霖出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第七任校長以來,第二位出任美國大學校長的華裔人士。他於1994年6月23日開始擔任該校校長[14][15]。
在楊祖佑任職的前14年中,UCSB已有5位學者先後獲得諾貝爾獎,使得該校一躍成為世界領先的大學[16][17]。他在1999年赴日招攬的「藍光之父」中村修二,則於2014年成為該校第6位諾貝爾獎得主[18]。
楊祖佑已指導57名博士生和23名碩士生。除了擔任校長之外,他還是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他每年都會教授一門本科工程課程。他目前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指導三名博士生。他還是加州大學數學、工程與科學成就(MESA)項目的聯合首席研究員。[19]
2024年8月14日,楊祖佑宣布將在2024-2025學年結束時辭去大學校長職務,同時繼續擔任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7][20][21]。他於2025年6月14日正式卸任校長職務[22]。楊祖佑任校長一職長達31年,是加州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21]。2025年6月16日,加州大學校長麥可·德雷克(Michael Drake)任命時任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執行副校長兼教務長大衛·馬西爾(David Marshall)為臨時校長[22]。
Remove ads
獎項和榮譽
楊祖佑被選舉為多個學會的會士和院士,其中包括:
- 自1985年起任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會士[5]
- 自1991年起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3]
- 自1992年起任中央研究院院士[24]
- 自1993年起任美國工程教育學會會士[5]
- 自2009年起任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5]
楊祖佑獲全球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其中包括:
- 普渡大學(1996年)[26]
- 香港科技大學(2002)[27]
- 國立台灣大學(2004)[28][29]
- 香港城市大學(2005)[30]
- 香港中文大學(2008)[31]
- 西維吉尼亞大學(2011)[32]
- 香港理工大學(2011)[33]
楊祖佑獲學術團體頒發的多項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
- 美國工程教育學會百年獎章(1993)[5]
- 美國工程教育學會班傑明·加弗·拉姆獎(1998)[34]
- 美國航空航天學會結構、結構動力學和材料獎(2008)[35]
- 美國國家工程院Arthur M. Bueche獎(2016)[19]
2001年,楊祖佑和他的妻子被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校友會授予榮譽校友稱號[19][36]。2007年,楊祖佑獲得了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學術委員會頒發的榮譽傑出教學獎[19]。
2025年4月3日,楊祖佑獲加州大學校長麥可·德雷克(Michael Drake)授予的加州大學校長榮譽勳章,以表彰他「三十年來對加州大學的發展和地位做出的巨大貢獻」[21]。
Remove ads
董事會和委員會
楊祖佑曾擔任美國國防部、美國空軍、美國海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和美國國家工程院的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他曾於2010年至2014年擔任環太平洋大學協會主席,並於2009年至2010年擔任美國大學協會主席。[37][38][39][40][41]
楊祖佑是美國總統國家科學獎章委員會的成員,2009年他首次由小布什任命,2011年又由巴拉克·歐巴馬任命[42][43]。2007年,他被任命為三十米望遠鏡項目董事會主席,至今仍擔任該職位[44][45]。他還現任卡弗里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4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