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杭州地鐵16號線
2020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杭州地鐵16號線,是杭州地鐵網路中的一條路線,標識色為■升橙色[2]。本線共有12座車站(其中高架站4個),東起於餘杭區綠汀路站,西止於臨安區九州街站,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35.12公里[1],全線於2020年4月23日開通[3]。
Remove ads
歷史
杭州地鐵16號線的規劃最早以杭州至臨安城際鐵路[4][5]的名義出現在2011年編制完成的《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6]中。根據該規劃,本線始於3號線的汽車西站站,終於餘杭區的中泰站[7]。雖然名為杭臨線,但路線並未進入臨安境內。
2014年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批覆《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近期建設規劃》[8]。杭臨城際鐵路屬於杭州都市圈城際鐵路中,規劃工程建設期為2015年至2019年,計劃與5號線同步建成投用。根據該規劃,本線始於餘杭區的綠汀路站,終於臨安區的玲三路站,共設9座車站。與工可方案不同,本線在該規劃中餘杭區段經過餘杭街道中心區域,並在現今5號線老餘杭站附近設站;臨安城區段沿石鏡街-玲瓏山路敷設[9]。


2016年8月25日,浙江省發改委批覆《杭臨城際鐵路工程初步設計》[10]。根據該規劃,本線全長34.28公里,共設12座車站,其中地下車站5座,高架車站7座。餘杭區段改沿東西大道-102省道敷設;臨安區段改沿苕溪北街-萬馬路-九州街敷設。
本線曾設想與杭州地鐵5號線直通運轉,並在育才北路站進行折返,但由於兩線編組及營運主體不同,且兩線系統運能不協調[11],最終定為兩線於綠汀路站進行轉乘。
2017年9月14日,根據《省發展改革委關於杭州至臨安城際鐵路工程初步設計變更的批覆》,更改了青山湖站(工程名為高新園區站)-鳳新路站的部分設計,將青山湖站由高架站改為地下站[12]。2018年1月12日,根據《省發展改革委關於杭州至臨安城際鐵路工程餘杭段初步設計變更的批覆》,取消了餘杭段的部分高架線,改為地下線,同時將中泰站和禹航路站由高架站改為地下站[13]。
2019年8月15日,經市政府批覆同意,本線正式更名為杭州地鐵16號線[4]。
2020年3月25日,16號線順利通過試營運專家評審。[14]
Remove ads
路線概況
杭州地鐵16號線總長約35.12km,共設車站12座,平均站間距約3.13km,其中地下站8座,高架站4座。路線臨安區境內長度20.7km,設站6座(地下站4座);餘杭區境內長度14.3km,設站6座(地下站4座)。路線設計最高運行速度120公里/小時,平均運行速度60公里/小時[15],單程約38分鐘[16]。路線列車採用B型車4輛編組、直流1500V高架電車線受電。於臨安區上泉村設車輛綜合基地一座,控制中心設於杭州地鐵控制中心內,本工程採用 35kV 分散供電方案[17]。


路線起於臨安區錦南新城九州街,在區文體中心前設九州街站,以地下形式沿九州街向東走行,之後向北拐入萬馬路延長線,過吳越街路口沿萬馬路北行,於城中街路口設臨安廣場站,出站後路線繼續沿萬馬路北行,穿越萬馬路及苕溪南路東南象限地塊及南苕溪後拐入苕溪北路沿路向東直行,斜穿東湖路與苕溪北路東側地塊後在路線與環城北路交匯處設農林大學站,出站後路線下穿科技大道並沿路南側敷設,於高新技術產業園內科技大道與平湖路西南象限交叉口設青山湖站,之後路線繼續沿科技大道南側走行,敷設方式由地下逐漸轉為高架,並在陳市線東側設八百里站,在西環路路口前拐入路中,在青山科技城臨石路路口東側設青山湖科技城站,並在南苕溪臨余橋以南兩跨南苕溪後進入餘杭區。
路線沿102省道北側綠化帶向東走行,在規劃南湖小鎮片區,現南峰村設南峰站,在跳頭村設南湖站後進入地下,在杭泰路路口東側綠化帶設中泰站,在城東路路口設禹航路站,之後下穿餘杭收費站匝道後向北拐入東西大道,沿道路走行,在規劃鳳新路路口設鳳新路站,出站後路線繞過青楓墅園轉入規劃水鄉北路,路線終於綠汀路站,在此與3號線平行雙島同月台平行轉乘,與5號線疊落平行轉乘。
Remove ads
設計
16號線裝修風格為「光耀杭城」,車站空間以科技文化元素為主題設計。[18]
16號線各站月台顯示螢幕除了實時顯示列車到站資訊之外,還能顯示當前列車各車廂的擁擠程度。擁擠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以綠色、黃色、紅色表示。此為杭州地鐵路線內首次引入該系統。[15]
轉乘車站
目前營運、在建以及規劃共有以下個車站可以轉乘其他地鐵路線
使用列車

- 廠商型號:杭州地鐵PM133型地鐵列車
- 列車外觀設計:
西班牙 LKS Diara 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 列車整體設計:
中國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 製造廠商: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 製造年份:2019 ~ 2020
- 外觀特徵:列車採用鼓形車體設計,以黑、白、淺橙為主色調;側邊頂部和中部各有一條淺橙色的細色帶。
- 車體材質:鋁合金車體
- 列車編組:4節市域B型編組(3M1T,TMc+Mp+Mp+TMc)
- 車體尺寸:長:19 m × 寬:2.88 m × 高:3.8 m
- 車門寬度:1.4 m
- 供電制式:高架電車線供電,DC 1500 V
- 最高營運速度:120 km/h
- 額定載客量:958人
- 極限載客量:1356人
- 電氣牽引系統:
- 轉向架:中車南京浦鎮車輛制 PW-120E-Ⅰ 型無搖枕式抗蛇行空氣彈簧轉向架(4×2台)
- 設施特徵:列車轉向架設有抗側滾扭杆;車頭設有紅色LED屏顯示終到站,車廂連接處設有LED滾動字幕屏,車門上設有42.7寸LCD螢幕路線圖。
列車圖集
-
PM133型列車於北京環行鐵道試驗
-
PM133型列車外觀
-
PM133型列車車廂內飾
-
PM133型列車車門上方的LCD螢幕動態路線圖
Remove ads
建設年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