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北澤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北澤車站(日語:東北沢駅/ひがしきたざわえき Higashi-kitazawa eki */?),是一個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北澤三丁目,屬於小田急電鐵小田原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OH 06。
Remove ads
歷史
開業時,因車站所在地是「荏原郡世田谷町下北澤」東方,因而稱「東北澤」。
車站構造
本站是島式月台1面2線地下車站,複複線雖為地下雙層式,但本站緩行線、急行線是同一層。線路外側是急行線,內側是緩行線,緩行線上下線間設有島式月台。有部分通過列車(千代田線直通列車等)會從緩行線(月台)通過。 2013年3月23日地下化前是島式月台1面2線地面車站。工程前為側式月台2面4線,隨著工程進行,2008年3月改為側式月台2面2線,2009年4月再改為島式月台1面2線。 2006年11月24日以前,上行月台連接站房與北口剪票口,2個月台之間有天橋連結、天橋通往南口剪票口。以前新宿方向(澀谷區內)設有貨物車站,在代代木上原至本站的區間尚未高架化前仍可見到其遺跡。高架化後,上行線與下行線在本站小田原側各自分岐為兩條路線,內側2線是作為本線的急行線,外側2線是作為側線的緩行線,後因地下複複線化工程,撤除內側2線。
同年11月25日,啟用臨時跨站式站房,設有兩座電梯往來出入口與大廳、另有兩座電梯連結大廳與月台。原來的北口剪票口移至站房,同時南口剪票口則作為臨時剪票口。
撤除的通過線是1927年通車時就已存在的線路。
地下月台設有新式的LCD式發車標。2015年5月16日,全新的地上站房啟用,剪票口分為西口、東口兩處[2]。
-
西口(2018年1月6日)
-
東口閘口(2019年4月7日)
-
大堂層(2018年1月6日)
-
複複線化後月台(2023年8月5日)
-
複複線化後月台(2019年4月7日)
-
圖片左側為急行線,右側為緩行線(2018年3月4日)
本站從開業至2006年(平成18年)11月24日是相對式月台2面4線的地面車站。上行月台有站房與北口剪票口,兩月台間有天橋連結,天橋上有南口剪票口。高架複複線化後,本站小田原側是急行線與緩行線匯合處。當時站內內側兩線是急行線,外側兩線是緩行線,月台設於外側。
小田急電鐵在1989年(平成元年)開始進行代代木上原站 - 梅丘站間的交通立體化(地下化)與複複線化工程。工程期間,為騰出用地,撤除本站複複線內側2線,設置上行臨時月台並建造臨時跨站式站房。2006年11月25日切換上行線路。2008年(平成20年)3月,本站改為單式月台2面2線構造,2009年(平成21年)4月至地下化為止再改為島式月台1面2線。 這段期間,拆除舊上行月台與舊站房,原地建造地下隧道與月台。上行隧道與車站完成後,上行線切入地下線路,地上改為下行月台並切換成下行線路。舊下行月台撤除,原地建造下行隧道與地下月台。
2013年(平成25年)3月23日地下化後,撤除東京都道420行鮫洲大山線平交道。
Remove ads

2013年(平成25年)3月23日車站地下化[3]。地下化當時將未來的急行線做為本線使用,在緩行線線路上設置臨時月台。2015年(平成27年)5月16日,新的地面站房啟用,剪票口分為西口、東口兩處[2]。
2018年(平成30年)3月3日,複複線化工程完成,設於緩行線的正式月台啟用[4]。
-
地下複複線化工程開設的臨時口。圖片右上的小屋是舊南口站房(2006年12月21日)。
-
北口臨時站房(2006年12月21日)
-
建設中的上行線臨時月台(2006年9月23日)
-
正在撤除通過線的東北澤車站
(2005年10月)
使用情況
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6,729人[5],在小田急線全部70個車站當中排名67位。
近年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上車人次變化如下表。
Remove ads
車站周邊
本站位於宇田川(澀谷川流域)與北澤川(目黑川流域)之間的台地頂端,地勢上比相鄰兩站(代代木上原、下北澤)為高。過去車站下有三田用水流過。
車站東側是東京都道420行鮫洲大山線,也是澀谷區與世田谷區的交界。
北口至鮫洲大山線沿線為商店街。
周邊多是獨棟建築的住宅區。
- 笹塚站方向
- 東京消防廳消防學校
- 東京消防廳消防技術安全所
- 消防試驗研究中心中央試驗中心
車站附近的「東北澤」巴士站可搭乘東急巴士。
- 澀55 - 往澀谷站/往幡谷折返所
貨物輸送
開業時,本線有運送相模川等小田急沿線河川砂石的貨物列車。本站新宿側有專用設施將砂石運往東京。此業務在1966年廢止。
相鄰車站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