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極速快感系列

賽車類電子遊戲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極速快感(英語:Need for Speed,中國大陸譯作「極品飛車」,簡稱「NFS」),是美商藝電推出的一系列賽車遊戲,包括PCGBAPSPNDSPSVitaPlayStationXboxWiiiPhoneiPadAndroid及其它各遊戲機版本。玩家可在不同賽道與不同車輛競賽,甚至在某些版本裡可以與警車進行追逐。是較為經典的一款遊戲。目前極速快感系列遊戲的全球出貨量已達到1.5億套,為全球第二最暢銷的賽車遊戲(僅次於任天堂瑪利歐賽車系列)。

快速預覽 極速快感系列, 類型 ...
Remove ads

系列的起源

發行時間軸
1994極速快感 (1994年遊戲)
1995
1996極速快感 特別版
1997極速快感II
V拉力
1998極速快感III:熱力追緝
1999極速快感:致命追擊
2000極速快感:保時捷的榮耀
2001汽車城
2002極速快感:熱力追緝2
2003極速快感:地下狂飆
2004極速快感:地下狂飆2
2005極速快感:全民公敵
2006極速快感:玩命山道
2007極速快感:職業街頭
2008極速快感:臥底風雲
2009極速快感:進化世代
極速快感:世界
2010極速快感:超熱力追緝
2011進化世代2:全面解放
極速快感:亡命天涯
2012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
2013極速快感:生存競速
2014
2015極速快感:零極限
極速快感
2016極速快感:極限邊緣
2017極速快感:血債血償
2018
2019極速快感:熱焰
2020極速快感:超熱力追緝 重製版
2021
2022極速快感:桀驁不馴
2023
2024極速快感:集結

《極速快感》系列最初是由加拿大溫哥華的遊戲公司Distinctive Software英語Distinctive Software所開發。在美國美商藝電於1991年將其收購之前,該小組已經製作了Stunts英語StuntsTest Drive II: The Duel英語Test Drive II: The Duel等受歡迎的賽車遊戲。

公司被收購之後改名為EA Canada。憑藉著在該領域的經驗,該公司於1992年開始開發《極速快感》系列。2005年的大作《全民公敵》已成為大家所知的知名賽車遊戲。而後,極速快感也成為電視遊樂器線上玩家最喜歡玩的遊戲,並且玩家常線上上跟兩名以上玩家競速。

EA Canada和EA Seattle多年來持續開發和擴展極速快感系列。2002年,EA將新作《極速快感:飆風再起2》交由另一家溫哥華遊戲公司Black Box Software接手開發,並在2004年遊戲發表前不久將Black Box收購,將其改名為EA Black Box。此後,EA Black Box成為《極速快感》系列的主要開發者。但由於後續EA Black Box開發的《極速快感:臥底風雲》和《極速快感:亡命天涯》在口碑和銷量上表現不佳,因此在2012年被Criterion Games取代。

而《極速快感:進化世代》和《進化世代2:全面解放》則由Slightly Mad Studios進行開發。

2013年開始則由Ghost Games負責《極速快感》系列的開發工作。

2020年2月,EA宣布《極速快感》系列將由Criterion Games開發。

2021年5月31日,EA宣布 Need for Speed: Carbon, Undercover, Shift, Shift 2: UnleashedThe Run 將不再於線上商店提供購買,並且他們的線上伺服器會在2021年8月31日關閉.[1][2]

Remove ads

特色

EA曾經向幾間名廠取得獨佔授權,其車型只會在極速快感中出現,包括BMW M雪佛蘭法拉利以及藍寶堅尼,直到2000年代,這些車型開始在其他電玩遊戲中出現。

於2016年前,保時捷在電玩的授權由EA壟斷,微軟子公司Turn 10開發的極限競速系列需要向EA取得保時捷授權。

2011年,EA拒絕在極限競速4繼續給予保時捷授權,Turn 10在過去18個月盡力與EA斡旋,並動用關係請好幾個有影響力的業界人士向EA遊說,直到Xbox獨佔賽車遊戲,極限競速4開始獲得獨家授權,包括後期作品極限競速:地平線2,極限競速6都有保時捷的車輛套件。極速快感和極限競速也變成少數擁有保時捷授權的大型賽車遊戲。

保時捷與EA的獨佔授權於2016年完結,其他電玩遊戲亦能名正言順地取得保時捷授權。

遊戲年表

本系列總共有23款,加上特別版(《極速快感:特別版》、《極速快感II:特別版》、《極速快感:全民公敵 黑名單特別版》、《極速快感:玩命山道 珍藏版》)與線上遊戲(《極速快感:經典城市-Online》、《極速快感Online》)以及SONY PSP(《極速快感:地下宿敵》、《極速快感 全民公敵5-1-0》、《極速快感:玩命山道之決戰街頭》)特殊版本,總共有31款遊戲。

更多資訊 原文名稱, 中文名稱 ...
Remove ads

電影

EA 與夢工廠影業合作製作了《極速快感》的電影版,由亞倫·保爾飾演托比馬歇爾,他是一名機械師兼街頭賽車手,被一位富有的商業夥伴陷害。[3][4]這部電影由迪士尼試金石影業於 2014 年 3 月 14 日發行,電影上映日期距離遊戲發行 20 週年紀念日還有五個月。這部電影最終在全球獲得了超過 2 億美元的票房收入。

2015 年 4 月,據報道,CCTV-6 電影、家賦、1905電影網 將與 EA 遊戲共同製作續集。[5][6]

爭議

2006年1月24日,均年僅18歲的Alexander Ryzanov與Wang-Piao Dumani Ross各自駕駛一輛梅賽德斯-奔馳多倫多街頭非法競速,其中一人撞上一台計程車,並且肇事逃逸,導致46歲的計程車司機Tahir Khan死亡[7]。鑑識人員事後於肇事車輛上發現一份《極速快感》系列遊戲之拷貝。有關該系列遊戲過程中超速駕駛和逃避法律責任之問題遂開始引起社會關注。[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