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任天堂發行的家用電子遊戲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i(/wiː/ WEE;非正式稱為任天堂Wii)是由任天堂於2006年11月19日發布的家用遊戲機。作為第七世代遊戲機,與微軟的Xbox 360和索尼的PlayStation 3競爭。任天堂表示,其遊戲機的目標使用者群比另外兩家更廣[21]。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update],Wii的全球銷量超過了PlayStation 3和Xbox 360[22],銷量超過1.01億部;2009年12月,這款遊戲機打破了美國單月銷售記錄[23]。
其他名稱 | Revolution(代號) |
---|---|
研發商 | 任天堂綜合開發本部 |
製造商 | 鴻海科技集團 |
類型 | 家用遊戲機 |
產品世代 | 第七世代 |
發布日期 | |
生命週期 | 2006年-2013年 (RVL-001) 2011年-2013年 (RVL-101) |
單價 | (詳情) |
停產日期 | |
銷售台數 | 全球:1.0163億 (截至2019年9月30日[update]) (詳情) |
媒體 | 數字和物理形式
|
作業系統 | Wii系統軟體 |
中央處理器 | 729 MHz IBM PowerPC 「Broadway」[10] |
記憶體 | 88 MB(總共),其中含有24 MB MoSys 1T-SRAM,執行於324 MHz,頻寬2.7 GB/s |
硬碟儲存空間 | 512 MB內部快閃記憶體儲存空間 |
移動儲存 | SD/SDHC卡 GameCube記憶卡 (僅限最初機型) |
顯示 | |
圖形處理器 | 243 MHz ATI 「Hollywood」[10] |
控制器輸入 | Wii遙控器(Plus) Wii平衡板 GameCube控制器 (僅限最初機型) 任天堂DS[11] |
連接介面 | Wi-Fi IEEE 802.11 b/g 藍牙 2 × USB 2.0[12] LAN轉接器(通過USB 2.0介面)[13] |
線上服務 | 任天堂Wi-Fi連接(2014年5月20日關閉)[14][15] WiiConnect24(2013年6月27日關閉)[16][17] Wii商店頻道(2019年1月30日關閉)[18] |
最暢銷遊戲 | 《Wii Sports》 (捆綁銷售,除日本和韓國外) 8288萬 (截至2019年9月30日[update])[19] 《瑪利歐賽車Wii》,3720萬 (截至2019年9月30日[update])[20] |
向下相容 | 任天堂GameCube (僅限最初機型) |
前代機種 | 任天堂GameCube |
後繼機種 | Wii U |
相關條目 | Wii Mini |
與Wii同時發布的遊戲控制器「Wii遙控器」,其為一種手持可攜式定點裝置並擁有能在三維空間檢測移動的能力。主機能執行儲存在Wii光碟上的遊戲。它也支援現已結束支援的WiiConnect24服務,其能使Wii在待機狀態時通過網際網路接收訊息和進行系統更新[24]。與其他第七世代電子遊戲機類似,Wii支援一項叫「Virtual Console」的服務,能使Wii下載並類比執行前代任天堂機型上發布的遊戲。Wii也支援串流網路影片,如BBC iPlayer,和其他由任天堂通過網際網路提供的服務。2013年6月28日起,Wii網際網路服務逐步停止;自2018年3月起,使用者無法再購買Wii點數,所有剩餘點數從2019年1月31日開始變得無法使用並永久遺失;2019年1月31日起,只有遊戲的重新下載、系統軟體更新和Wii和Wii U之間的資料傳輸服務仍可使用,但也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取消[25]。
Wii的發布取代了上一代任天堂遊戲機GameCube;Wii的最初版機型可以完全向下相容所有GameCube遊戲和大多數配件。任天堂在2004年的E3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提到了這款遊戲機,隨後在2005年的E3上發布了這款遊戲機。任天堂執行長岩田聰還在2005年9月的東京電玩展上展示了Wii控制器的原型[26]。在2006年E3展上,這款遊戲機贏得了幾個獎項中的第一個[27]。到2006年12月8日,Wii已經在四個主要市場推出。
後來發布的新型號Wii不再相容任天堂GameCube。2011年,任天堂在歐洲、澳大利亞和北美發布了一款修訂版產品。2012年12月7日,任天堂首次在加拿大發布Wii Mini,這是任天堂自1997年SNS-101超級任天堂遊戲機以來首次發布進行了重新設計的家用電子遊戲機。Wii Mini只能執行Wii光碟,因為它既不相容任天堂GameCube,也沒有網路連接功能;該機型沒有在日本、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發布。Wii的繼任者Wii U於2012年11月18日發布。2013年10月20日,任天堂證實已停止在日本和歐洲生產Wii[7][8][9]。
Wii是在2001年任天堂GameCube首次發布時構思出來的。根據對任天堂遊戲設計師宮本茂的採訪,Wii的開發專注於開發一種全新的玩家互動形式。「大家的共識是效能並不是遊戲機的一切。市面上太多強大的遊戲機是無法共存的。這就像如果世界上只有各種兇猛的恐龍,那它們可能只會互相戰鬥,加速自己種族的滅亡。」[28]
2003年,任天堂的遊戲工程師和設計師開始在這個概念上進一步開發Wii。到2005年,Wii的控制器的互動方式已經成形,但預期在當年E3電子娛樂展上的控制器公開展示被取消了。宮本茂表示,公司「有一些故障排除要做」[28]。所以我們決定先不展示Wii控制器,而是只展示遊戲機主機。任天堂總裁岩田聰隨後在9月份的東京遊戲展上展示了Wii遙控器[26]。
任天堂DS也影響了Wii的設計。設計師蘆田健一郎說:「我們在開發Wii的時候,腦子裡一直想著任天堂DS。我們考慮過模仿任天堂DS的觸控式螢幕操控方式,甚至還設計了一個原型。」這個想法最終被拒絕了,因為如果如此任天堂DS會與Wii系統功能重疊。宮本茂還說:「……如果DS失敗了,我們可能還會重新設計Wii。」[28]
在Wii的代號「Revolution」公布之前,媒體們稱這款遊戲機為「GCNext」(任天堂GameCube(GC)的下一代)或「N5」(任天堂第五代家用遊戲機)。Wii的代號「Revolution」於2004年5月11日在加州洛杉磯舉行的E3電子娛樂展前的任天堂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從這天開始人們就稱這款遊戲機為「Revolution」,直到2006年4月27日E3展開幕,任天堂公布了其正式名稱「Wii」[30][31][32]。
任天堂表示「Wii」名稱其中的兩個小寫的「i」字是為了代表並排站著的兩個人(代表玩家聚集在一起),並還代表了放在一起的Wii遙控器和Nunchuk[33]。自該名稱公開以來,任天堂還對為什麼選擇這個名字做出了解釋:
一些電子遊戲開發者和媒體人士表示,他們更喜歡「Revolution」這個名字,而不是「Wii」[34]。《富比士》對「Wii」這個名字表示擔心:「這個名字會給遊戲機帶來一種持續的『幼稚』的感覺」[35]。英國廣播公司在任天堂宣布這個名字的第二天報道: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長串基於這個名字的幼稚笑話」[36]。
任天堂美國企業事務副總裁佩林·卡普蘭為選擇「Wii」而不是「Revolution」作為名稱進行了辯解,並回應了對這個名字的批評,他說:「和它一起生活,和它一起睡覺,和它一起吃飯,和它一起前進,希望它們能到達同一個地方」[37]。任天堂美國總裁雷吉·菲爾斯-埃米承認了最初觀眾們對名稱問題的反應,並進一步解釋了正式名稱與開發代號不同的原因:
《任天堂風格指南》稱這款遊戲機的名字「只是簡單的『Wii』」,而不是帶有任天堂字首的「任天堂Wii」[39]。Wii的後代產品Wii U,也在市場宣傳中去掉了「任天堂」為字首。但Wii U的後代產品任天堂Switch卻加上了任天堂為字首。
2006年9月14日,任天堂宣布了對應日本、北美洲和南美洲、大洋洲、亞洲和歐洲的發布資訊,其中包括發布日期、建議價格和預計的庫存分配資料。根據宣布的資料,2006年的大部分庫存將分配到美洲,並且將會有33款遊戲將會與遊戲機同時發布開售[40]。Wii於2006年11月19日在美國上市,售價為249.99美元[1],隨後於2006年12月8日在英國上市,售價179英鎊[4]。在英國的許多商業街和網上商店都普遍出現了Wii缺貨現象,甚至無法在開售時滿足所有的預訂訂單[41]。Wii於2008年4月26日在韓國推出[42],於2008年7月12日在台灣推出[43],於2009年12月12日在香港推出[44]。
任天堂希望其遊戲機能比其他第七代遊戲機擁有更廣泛的受眾群體。2006年12月,在任天堂DS遊戲《勇者鬥惡龍IX 星空的守護者》的新聞發布會上,岩田聰堅稱,「我們不是在考慮與索尼對抗,而是考慮我們能讓多少人享受遊戲。我們考慮最多的不是可攜式遊戲機等其他的東西,而是我們想讓更多的人來玩遊戲。」[45]這也反映在了任天堂在北美的一系列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史蒂芬·加漢執導的電視廣告和網路廣告中。廣告口號是「Wii would like to play」(以「Wii」作為「We」(我們)的諧音表達「我們想玩」)和「Experience a new way to play」(體驗一種新的遊戲方式);這則廣告開始於2006年11月15日,當年的總預算超過2億美元[46]。這是任天堂的第一個基礎十分雄厚的廣告,其中包括一個兩分鐘的影片剪輯,展示了各種各樣的人正在享受Wii遊戲機:城市公寓居民、牧場主、祖父母和帶著孩子的父母。廣告中使用了吉田兄弟的歌曲《Kodo(《太陽內幕》混音版)》[47]。英國《人物報》的一篇報道還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曾使用過這款遊戲機[48]。
Wii遊戲通過專用的DVD型Wii光碟發行,這些光碟包裝在帶有說明書的盒子里。在歐洲,在封面插入面的下方邊角處有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按不同的顏色進行編碼,以標識遊戲所屬的區域和包含哪些語言的說明書。遊戲機同時也支援區域鎖定:一個區域中可用的軟體只能在該區域的硬體上播放[49]。
任天堂的旗艦遊戲(包括《薩爾達傳說》、《超級瑪利歐》、《動物森友會》、《精靈寶可夢》和《銀河戰士》)都在Wii上發布了新遊戲,此外還有許多原創遊戲和第三方開發的遊戲。任天堂獲得了育碧、SEGA、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動視暴雪、美商藝電和卡普空等公司的第三方支援,為Wii開發的遊戲數量超過了為PlayStation 3或Xbox 360開發的遊戲[50]。 任天堂還推出了新的「以Wii遊玩」遊戲系列,其中的遊戲大多來自任天堂GameCube,並對Wii進行了最佳化[51]。
Virtual Console服務讓Wii玩家可以在Wii上遊玩來自紅白機、超級任天堂、任天堂64、SEGA的Genesis/Mega Drive和Sega Mark III/Sega Master System[52]、日本電氣的TurboGrafx-16/PC Engine、SNK的Neo Geo遊戲機、康懋達64和大型電玩遊戲。Virtual Console遊戲通過前Wii商店頻道在寬頻網際網路上分發,並儲存在Wii內部快閃記憶體或抽取式的SD卡上。下載後,可以從Wii選單(作為單獨的頻道)或SD卡(通過SD卡選單)訪問Virtual Console遊戲[53][54]。同時Wii還有第三方Wii Homebrew頻道,這個頻道可以利用Wii來安裝,執行未經授權的自製應用程式[54]。
遊戲開發套件Unity可以用來開發官方的Wii遊戲[55],但是開發者必須先得到任天堂的授權才能開發遊戲。遊戲也必須得到任天堂接受後才能出售。
截至2018年12月31日[update],Wii遊戲在全球的銷量達到了9.2066億[56]。截至2011年3月,已有104款遊戲銷量超過100萬。其中銷量最高的遊戲《Wii Sports》在大多數地區與遊戲機捆綁銷售,截至2018年9月30日,達到了8286萬的銷量[57],超過了《超級瑪利歐兄弟》成為了2009年全年銷量最好的遊戲[58]。但截至2019年5月,《我的世界》為目前銷量最好的遊戲,總銷量為1.76億份[59]。銷量最多的非捆綁銷售的Wii遊戲《瑪利歐賽車Wii》,截至2018年9月30日在全球售出了3714萬套[57]。
PROPE於2015年4月2日推出的《天空機士羅迪亞》是該遊戲機在日本地區最後一款遊戲。育碧於2019年11月5日推出的《舞力全開2020》是該遊戲機在北美地區最後一款遊戲[60]。2020年7月9日由Vblank Entertainment開發的《Shakedown: Hawaii》和《Retro City Rampage DX+》,並在歐洲地區限量發行的兩款作品,為該遊戲機推出的最後遊戲,距離Wii的發布已經過了13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