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極端民族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極端民族主義(英語:Ultranation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和傳統民族主義的概念完全不同,強調某個國家或民族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利益與統治地位。通常表現為對自己族群的優越感和極端支持,同時將其他國家,種族,宗教或文化社群視為敵對與次等,並加以歧視,排斥和仇恨,進而引發種族主義和迫害等問題。極端民族主義往往伴隨著侵略性和暴力傾向,可能採取戰爭或種族清洗等極端手段以實現政治目標,它與國家復興的概念共同構成了法西斯主義的關鍵基礎。[1]
加略斯·布加傑斯基認為,民族主義在最極端或發展到終極形態時,類似於法西斯主義,其特點是仇外蔑視,支持專制政治並靠近極權主義,強調魅力型領袖,一個組織上無定形的運動型政黨,以及國家之間的「有機統一」。 [2]
羅傑·格里芬指出,極端民族主義本質上是仇外的,並且會通過神化自己歷史上的偉大成就,或者強調對歷史宿敵的仇恨來實現自身的合法化。它有時還會利用庸俗的體質人類學、遺傳學和優生學來對種族優越感和種族前途做合理化解釋,並襯托其他種族的墮落和劣等的觀念。 [3]
Remove ads
極端民族主義政黨
二戰後被認為過是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政黨:
澳洲:一國黨[4]
奧地利:奧地利自由黨[5][6][7]
比利時:弗拉芒利益[8][9]
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復興黨[10][11][12]、攻擊[13]、IMRO-保加利亞民族運動[14][15]、拯救保加利亞民族陣線[14]
波赫:塞爾維亞族民主黨[16][17]
民主柬埔寨:柬埔寨共產黨[1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19][20][21][22][23]
克羅埃西亞:國土運動[24]、克羅埃西亞民主共同體[25]、克羅埃西亞純權力黨[25]、克羅埃西亞權力黨[25]
賽普勒斯:埃拉姆語[26][27]
捷克:自由和直接民主[28]
丹麥:丹麥人民黨[29][30][31]
愛沙尼亞:愛沙尼亞保守人民黨[32][33][34]
法國:法國國民聯盟[35]
芬蘭:正統芬蘭人黨[36]
德國:德國選擇黨[37][38]
希臘:希臘方案[39]、人民協會-金色黎明[40][41][42]
匈牙利:我們的家園運動[43]、尤比克爭取更好的匈牙利運動[44][45][46]
印度:濕婆軍[47]、印度人民黨[48][49][50][51]
印度尼西亞:專業集團黨[52]
以色列:宗教錫安主義者黨[53]、凱煦[54]
義大利:義大利兄弟黨[55][56]
日本:自由民主黨 [57][58][59][60]
北馬其頓: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馬其頓民族統一民主黨[61]
緬甸聯邦共和國:聯邦鞏固與發展黨[62][63]
菲律賓:新社會運動黨[64]
波蘭:波蘭民族運動黨[65]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66][67]
俄羅斯:俄羅斯自由民主黨[68]、全俄政黨「祖國」[69]
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誓言者黨[70][71]、Dveri[72][73][74]、塞爾維亞復興運動[75]、 塞爾維亞激進黨[76]、塞爾維亞統一黨[77][78][79]
南非:經濟自由鬥士[80][81]、國民黨[82]
斯洛伐克:我們的斯洛伐克人民黨[83]、斯洛伐克民族黨[84][85][86]
大韓民國:韓國全國青年協會[87]
西班牙:呼聲[88][89]、傳統主義西班牙國家工團主義進攻委員會方陣[90]
瑞典:瑞典民主黨[91][92][93]
瑞士:瑞士人民黨[94]
土耳其:民族主義行動黨[95][96]、土耳其大團結黨[97]
烏克蘭:自由黨[98][99][100]、右區[101][102][103]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