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柔石
中国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原名趙平福,後改名趙平復,男,浙江省寧海縣人,中國作家、革命家及翻譯家,「左聯五烈士」之一。
生平
家境貧寒,父親開小店為生。因家境困難,柔石10歲才入小學。1918年入杭州第一師範學校,1923年畢業後在慈谿普迪小學任教。1925年入北京大學旁聽,1927年在浙江省寧海縣創辦寧海中學,任浙江寧海縣教育局長,改革全縣教育。1928年4月亭旁起義失敗,新學被毀,避走上海,成為魯迅創辦的《語絲》的編輯。同年參與創辦朝華社,出版《朝華》周刊。1930年春組織左聯,任常務委員。同年5月,經馮雪峰和黃理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華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中央準備委員會」秘書[1]。1931年1月17日,被上海公共租界老閘捕房巡捕逮捕,移送到上海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2月7日夜被國民政府秘密處決。魯迅撰文《為了忘卻的紀念》(後收入《南腔北調集》)以紀念柔石。

家庭
柔石有妻吳素瑛,還有戀人女作家馮鏗。
作品
- 《瘋人》短篇小說集
- 《為奴隸的母親》
- 《二月》
- 《舊時代之死》長篇小說
- 《三姐妹》
- 《希望》
- 高爾基著《阿爾泰莫諾夫氏的事業》柔石譯
- 阿納托利·盧那察爾斯基著《浮士德與城》柔石譯
- 《丹麥短篇小說集》
影視改編
196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根據柔石的小說《二月》拍攝影片《早春二月》,導演謝鐵驪,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等。
2002年,為記念柔石百年誕辰,中國中央電視台根據柔石1930年的小說《為奴隸的母親》拍制同名電影,由何琳飾演「母親」一角。2005年11月,何琳憑該片榮獲第33屆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