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查爾斯·F·休斯號驅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查爾斯·F·休斯號驅逐艦(英語:USS Charies F. Hughes,舷號:DD-428),是美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建造的一艘班森級驅逐艦,其艦名取自第四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查爾斯·弗雷德里克·休斯。該艦服役生涯平淡,主要於地中海和大西洋為船隊提供護航,1969年,她被作為靶艦擊沉。
查爾斯·F·休斯號驅逐艦由C·F·休斯女士冠名,於1940年5月16日在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下水。1940年9月5日,該艦正式服役。[3]
Remove ads
設計與裝備
早期班森級驅逐艦的船體與西姆斯級驅逐艦相似,但尺寸的提升使得該艦可額外負載50至60噸。為避免局部受損導致全艦癱瘓,班森級配備了兩套鍋爐與煙囪系統,為該級明顯特徵。該艦建造時配備有5座單裝5英寸38倍徑主砲、6座單裝.50機槍和2座五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隨著戰爭的進行,艦上1座主砲和1座魚雷發射管被拆除,防空火力則獲得了提升,.50機槍最終被替換為博福斯40公釐高射砲與厄利孔20公釐機砲,反潛方面也加裝了新型深水炸彈投射器。[1][2][4]
服役歷史
在加勒比地區完成訓練任務後,查爾斯·F·休斯號於1941年4月3日抵達羅德島州紐波特並在當地加入前往英國的支援艦隊,隨後她與其他驅逐艦一起護送運輸艦跨越西大西洋。7月,她參與了盟軍對冰島的占領行動,期間救起了包括4名美國紅十字會護士在內的14名挪威沉沒貨輪倖存者。10月16日,她又從一艘救生艇上救起了7名倖存者,他們均來自數天前被U-431號潛艦擊沉的ON19船團下屬哈特謝普蘇特號貨輪(SS HATASU)。[3]
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查爾斯·F·休斯號主要在美國東岸近海、加勒比海、冰島至紐約航線的大洋中部集合點等地為商船提供護航。4月30日至5月19日,她護送船團前往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為該艦首次完整執行跨大西洋護航任務,隨後她返航波士頓,繼續其在西大西洋的常規護航工作。11月2日,她從紐約啟程護送UGF 2船團前往支援火炬行動。18日,船團抵達卡薩布蘭卡。此後,她又在附近海域執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巡邏任務,隨後返回美國本土繼續執行常規護航。[3]
1943年,查爾斯·F·休斯號主要執行UC及CU系列船團往返布里斯托灣和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護送任務。2月15日,她參加的首支UC船團自倫敦德里港出發,但接下來的整個航程並不順利,船團經常受到德國「狼群戰術」襲擾。包括查爾斯·F·休斯號在內的護航船隻全力保護運輸船隊,保證了航行初期船團損失並不嚴重,德國潛艦直至23日至24日晚才突破警報網取得戰果。此次護航工作結束後,她繼續護送卡薩布蘭卡至紐約航線上的船團。[3]
1944年1月4日,查爾斯·F·休斯號在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加入第八艦隊,隨隊前往地中海支援經由北非海域攻擊安齊奧的盟軍部隊。2月7日,她向北航行抵達拿坡里。3月初,她參加了一系列安齊奧近海的砲擊和護航任務,為美軍地面部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3月3日至4月4日,她前往北非近海護送前往直布羅陀的船隊,隨後返回安齊奧參加盟軍在該地的最後一次進攻。[3]
7月30日,查爾斯·F·休斯號抵達拿坡里參加反潛與護航任務,積極備戰龍騎兵行動。8月19日至20日夜,她在保護灘頭陣地東翼時發現3艘試圖突破防禦網的德國S艇,船員隨即操縱武器開火,擊沉其中1艘並迫使其他2艘擱淺。登陸行動結束後,該艦回到西地中海護送船隊。12月7日至16日,她在摩洛哥附近海域提供火力支援。[3]
1945年1月12日,查爾斯·F·休斯號返回美國本土並進入布魯克林造船廠大修,完工後她又執行了一次前往瓦赫蘭的護航任務,隨後被調往太平洋戰場。6月13日,該艦抵達烏利西環礁,此後直至戰爭結束,她都在該地至沖繩航線參與護航任務。9月2日,她在東京灣見證了《日本投降書》的簽署。此後的兩個月,她多次隨艦隊前往烏利西環礁和菲律賓,協助運送盟軍士兵前往日本港口。11月3日,她自東京返航美國本土並於12月7日抵達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1946年3月18日,查爾斯·F·休斯號正式退役。[3]
榮譽
參與護航行動列表
歷任艦長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