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柳營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柳營庄為台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臺灣南部行政區名稱,轄屬臺南州新營郡。今臺南市柳營區。
名稱由來
柳營莊舊名「查畝營」,鄭成功軍隊編制與「二十八宿」相同,「查畝營」應為「女宿鎮」屯營之地,故俗稱「查某營」,後演變為「查畝營」。而「柳宿鎮」軍團屯營之地可能與「女宿鎮」屯營之地毗鄰,故此兩鎮屯營之地合稱為「柳營」;二說是因明鄭時期在此設置查測田畝的軍營而得名,日治時期當局認為「查畝營」地名不雅,便以此地居民姓氏大宗的劉姓,取日語音譯為「柳」,易名為「柳營」。
行政區劃
新營街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鐵線橋堡、果毅後堡的17庄。於1895年8月,屬臺灣民政支部嘉義出張所;1896年4月改隸臺南縣;1897年6月隸屬嘉義縣。1898年6月,嘉義縣併入臺南縣。1901年11月,辨務署廢止,設置鹽水港廳,柳營地區屬鹽水港廳新營庄支廳。1904年4月1日,鹽水港廳實施街庄整併,整併為以下17庄:
- 鐵線橋堡:查畝營庄、火燒店庄、八老爺庄、路東庄、五軍營庄、太康庄
- 果毅後堡:果毅後庄、新厝庄、大腳腿庄、小腳腿庄、山仔腳庄
1909年10月,鹽水港廳被併入嘉義廳鹽水港支廳。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而「查畝營」改稱「柳營」[1],並將上述17庄合併為臺南州新營郡「柳營庄」,轄域內分為柳營、火燒店、八老爺、路東、五軍營、太康、果毅後、新厝、大腳腿、小腳腿、山子腳等11個大字,柳營大字下有「柳營」、「溫厝廍」小字名,八老爺大字下有「半路店」、「八老爺」小字名[1]。
二戰後,柳營庄改制為臺南縣「柳營鄉」。2010年12月25日,因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市而改為「柳營區」。
Remove ads
街庄長
人口
設施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