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嘉義廳
日治台灣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嘉義廳(日語:嘉義庁〔嘉義廳〕/かぎちょう Kagi Chō */?)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至1920年10月間。其範圍東至玉山,西臨臺灣海峽,南至急水溪為界,北至濁水溪;管轄36堡、12支廳、63區長役場、555街庄。
Remove ads
沿革
1901年11月,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辨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劃分台南縣為嘉義、鹽水港、台南、蕃薯藔、鳳山、阿猴等六廳,嘉義廳就此成立,下轄直隸、樸仔腳、東石港、新港、打貓、中埔、梅仔坑、大莆林等7支廳。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嘉義廳合併原斗六廳之大部分(除林圯埔併入南投廳外)、鹽水港廳之北半部。
大正9年(1920年)7月,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權限,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嘉義廳與台南廳合併為台南州。因台灣總督府決定廢止嘉義廳,曾引發嘉義士紳組成「嘉義置州同盟會」,推動設置嘉義州。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嘉義廳在1901年11月11日成立,劃分為嘉義廳直轄、樸仔腳支廳(轄樸仔腳區、大槺榔區、灣內區、六腳佃區、鴨母藔區、後潭區、鹿仔草區)、東石港支廳(轄東石港區、鰲鼓區、港墘區、布袋嘴區)、新港支廳(轄新港區、大潭區、月眉潭區)、打貓支廳(轄打貓區、雙溪口區、崙仔頂區、牛稠山區、大崎腳區)、中埔支廳(轄中埔區、白芒埔區、後大埔區、番仔路區)、梅仔坑支廳(轄梅仔坑區、大坪區)、大莆林支廳(轄內林區、中林區、大莆林區)等7支廳[1]。
1902年5月6日,由於黃國鎮抗日事件,嘉義廳為了加強後大埔地區的治安,從中埔支廳劃出成立「後大埔支廳」,管轄「後大埔區」[2]。1903年3月31日,由於大莆林地區的抗日活動趨緩,已無鎮壓土匪的需要,考量大莆林支廳與打貓支廳相較已無存續必要,因此廢止大莆林支廳[3][4]。1904年2月20日,嘉義廳實施實施街庄整併,此時嘉義廳劃分為38個區[5];4月1日,布袋嘴區改隸鹽水港廳[6]。4月20日,「走賊宅庄」編入港墘區[7];同年8月15日,「舊糞箕湖庄」從大坪區劃出,併入番仔路區大湖庄[8]。1905年7月1日,嘉義廳劃分為22個區[9]。1906年9月1日,新港支廳併入打貓支廳[10]。1907年4月1日,由於梅仔坑地區抗日活動趨緩,嘉義廳因此裁撤梅仔坑支廳,並將原梅仔坑支廳、嘉義廳直轄的竹頭崎庄等9庄合併成立「竹頭崎支廳」[11]。
Remove ads

明治42年(1909年)10月25日,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嘉義廳合併原斗六廳(除林圯埔支廳併入南投廳外)、部分鹽水港廳,管轄範圍東至玉山,西臨臺灣海峽,南至急水溪鄰台南廳,北至濁水溪鄰台中廳。此時的嘉義廳下轄土庫、斗六(斗六廳直轄、崁頭厝支廳、林圮埔支廳草嶺庄)、西螺(合併原斗六廳崙背支廳)、下湖口、北港、中埔(合併後大埔支廳)、竹頭崎、打貓、樸仔腳、東石港(合併原鹽水港廳布袋嘴支廳)、鹽水港(鹽水港廳直轄、六甲支廳果毅後區、北門嶼支廳孫厝藔庄)、店仔口(合併前大埔支廳)等12個支廳,而原屬鹽水港廳北門嶼支廳的過路仔庄、芋仔藔庄改編入東石港支廳[12];管轄範圍包括:嘉義東堡、嘉義西堡、大目根堡、打貓東頂堡、打貓東下堡、打貓南堡、打貓北堡、打貓西堡、白沙墩堡、大坵田堡、他里霧堡、斗六堡、溪洲堡、西螺堡、布嶼堡、海豐堡、尖山堡、蔦松堡、大槺榔東頂堡、大槺榔東下堡、鹿仔草堡、大坵田西堡、大槺榔西堡、牛稠溪堡、柴頭港堡、白鬚公潭堡、龍蛟潭堡、鹽水港堡、太子宮堡、鐵線橋堡、果毅後堡、哆囉嘓東頂堡、哆囉嘓東下堡、哆囉嘓西堡、下茄苳南堡、下茄苳北堡等36堡。
1912年1月24日,中埔支廳大湖庄的土名糞箕湖、石棹、頂笨仔、柑仔宅、茄冬仔合併新設「糞箕湖庄」,隸屬竹頭崎支廳[13]。1913年7月29日,當局考量三角仔庄位於八掌溪北側,在溪水高漲時會導致渡河的交通不易,因此將原隸屬鹽水港支廳的「三角仔庄」改隸樸仔腳支廳[14]。1914年3月7日,打貓支廳廳舍從番婆庄遷到月眉潭庄,下湖口支廳廳舍從林厝藔庄遷到飛沙庄[15]。1914年5月21日,鹿蔴產區更名為「竹頭崎區」[16]。1915年2月27日,下湖口支廳廢止,其所屬街庄改隸北港支廳、土庫支廳[17]。1920年3月10日,當局考量中埔支廳「草山庄」實際上與北側的番仔路區來往較密切,因此將其由中埔區改隸同支廳番仔路區[18][19]。
Remove ads
1907年4月5日,嘉義廳公告蕃地的管轄區域名稱如下[21]:
- 中埔支廳:達邦社、樟腳社、頂笨仔社、哖仔肉耳社、鱉頭社、竹腳社、落風社、砂米箕社、藤橋社、阿郡社、獺社、知母朥社、角端社、石埔有社、無老咽社、流朥社、勃仔社
- 竹頭崎支廳:流流紫社、全仔社、石鼓盤社
廳長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