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柳琴戲

鲁南苏北地区的地方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柳琴戲,又稱拉魂腔拉呼腔拉後腔。1953年定名為柳琴戲,因為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柳琴而得名。柳琴戲曲調通俗,粗獷豪放,唱法以宏大明亮為主要特色。「拉腔」是它的主要特點,一句「拉腔」一般可長達幾分鐘,拐十八個彎。柳琴戲的唱詞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使用的是地方方言。分布於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區。

快速預覽 柳琴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在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柳琴戲,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受保護。

經典劇目

  • 《四平山》
  • 《八盤山》
  • 《鮮花記》
  • 《魚籃記》
  • 《斷雙釘》
  • 《小鰲山》
  • 《雁門關》
  • 《白羅衫》
  • 《喝面葉》
  • 《小書房》

外部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