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柳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柳遐[1](501年—572年),字子昇,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人,出自河東柳氏東眷,南梁、西梁、北周官員。
生平
柳遐的六世祖柳卓是東晉汝南郡太守,從河東郡遷徙到襄陽郡。祖父柳叔珍是劉宋員外散騎常侍、義陽國內史。父親柳季遠是南梁臨川王諮議參軍、宜都郡太守[2][3][4]。
柳遐幼年就爽朗豪邁,神采端莊,少年時便有成人的氣量,十分愛好文學,言行舉止合乎規矩。柳遐的伯父儀同忠惠公柳慶遠特別器重他,對柳遐說:「從前我侍奉伯父太尉公柳元景,他曾經對我說:『我昨天夢見你登上一座樓,樓十分宏偉壯麗,我將坐席給了你。你以後必定官運亨通,可惜我見不到了。』我剛才睡午覺,又夢到將昔日的坐席還賜給你。你的官位當不亞於我。你應該特別勉勵,以順應夢中的祥瑞。」[5][6][4]
天監十一年(512年),南梁西昌侯蕭淵藻鎮守雍州時,柳遐時年虛齡十二[4],用百姓的禮節拜見蕭淵藻,風度儀容端正莊重,進退文雅。蕭淵藻稱讚,試著派遣左右踩柳遐的衣服下擺,想看看他如何反應。柳遐慢慢的邁步向前,不往向後看。廬陵王蕭續擔任雍州刺史時,徵辟柳遐出任主簿。柳遐的堂兄右衛將軍柳惲出任廣州刺史時,攜帶柳遐前往,柳遐在當地出任永化縣縣令[4]。柳遐後以平西邵陵王蕭綸府法曹參軍為起家官,轉任外兵參軍,出任尚書工部郎。陳郡謝舉此時擔任僕射,與柳遐交談,非常讚賞,對人說:「江漢間傑出的人才,現在在此地出現了。」[7][6][4]
岳陽王蕭詧到雍州後,選用柳遐擔任治中,柳遐不久升任別駕。大統十六年(550年),蕭詧投靠西魏,秉承西魏皇帝旨意,任命柳遐為吏部員外郎、散騎常侍、兼任太子侍講[4]。柳遐不久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獲賜爵位聞喜縣公,很快升任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定元年(555年),蕭詧在江陵稱帝,將襄陽郡歸附於西魏。柳遐辭別蕭詧說:「陛下中興國家的命運,在舊日楚國的土地上稱帝。臣往年和您有幸相會,很早得到名譽和節操,論道理應當以身許國,以期待有始有終。自從晉朝南遷,臣的宗族勢孤力小。伯祖太尉柳元景、伯父儀同三司柳慶遠、堂伯司空柳世隆都以地位名望隆重,因此在金陵城安家。只留下臣的祖父和父親,獨自守著祖墳。臣的祖父和父親經常告誡我,不要違背這個志向。如今襄陽郡既然已入北朝,臣如果陪著天子的車駕,進則沒有任何用處,退則損害祖先的教訓。懇請陛下頒賜明察,原諒臣這個心願。」蕭詧難以違背柳遐的心願,於是允許。柳遐因此留在家鄉,以研習經書典籍為娛樂[8][9][4]。
宇文泰、周明帝宇文毓屢次徵召柳遐做官,柳遐都以生病堅決推辭。蕭詧去世後,柳遐為他舉哀,行君臣的服裝禮節。保定年間,北周朝廷再次徵召柳遐,柳遐才入朝,出任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霍州諸軍事、霍州刺史。柳遐管理百姓務先以仁德,再三不效忠聽命的,才稍微加以懲罰,以讓他感到羞恥而已。柳遐的屬下都感動而歸化,不再犯過失,都說:「我們的刺史如此仁惠,他難道可以欺騙嗎?」天和七年(572年),柳遐去世,虛歲七十二,後歸葬於襄陽郡白沙的家族墓地[4]。宣政初年,朝廷追贈金、安二州刺史[10][11][4]。
柳遐有志向和操行,當初擔任雍州主簿時,他的父親柳季遠在揚州去世,柳遐從襄陽郡前去奔喪,六天就趕到了揚州,一路哀傷,身體毀損憔悴以至於不可相識。後來柳遐帶著柳季遠的棺木沿著長江返回,長江中起風,船中的人互相看著變了臉色。柳遐抱著父親的棺木哀嚎痛哭,向上天哀求,頃刻之間就風平浪靜。柳遐的母親曾經在乳間長出惡瘡,醫生說:「這個病沒有可救的辦法,只有讓人吸出膿來,或許可望稍微止痛。」柳遐應聲就吸吮惡瘡,他母親的病旬日就得以痊癒,人們都認為是柳遐孝行的感應所致。柳遐性情溫和寬厚,很少有喜怒的表情,大力獎勵儒家禮教,從不議論他人的缺點,特別喜好用財物周濟他人,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臨終遺囑葬具和喪禮要簡單節儉,他的兒子們都遵行遺囑。柳遐有十個兒子,柳靖、柳莊最有名[12][13][4]。
Remove ads
家庭
- 柳叔珍,劉宋員外散騎常侍、義陽國內史
- 柳季遠,南梁臨川王諮議參軍、宜都郡大守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