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運城市
中國山西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運城市,古稱河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市境北界臨汾市,東臨晉城市與河南省濟源市、洛陽市,南接河南省三門峽市,西隔黃河與陝西省渭南市毗鄰。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部,呂梁山、太岳山、中條山之間的運城盆地。汾河在市境北部匯入黃河,涑水河自東北向西南斜貫市境,市人民政府駐鹽湖區河東街248號。
Remove ads
歷史
考古發現運城有可能是上古黃帝和炎帝阪泉之戰的地點。距今約180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生息。舜都蒲坂、禹都陽城、以及夏的都城均在這裡。春秋時統屬晉國,晉獻公於前669年定都於絳(今絳縣)。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國。當時,魏國早期都城安邑即在今夏縣。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縣。以後兩千多年,建置頻繁,但一直慣稱這一地區為「河東」。明清起,為山西地。
元末時,因政府經營鹽業之故,設立河東都轉鹽運使司。為便於管理,駐地由解州城移駐潞村(或稱路村)。延祐年間,潞村更名為聖惠鎮。至正十六年(1356年),那海德俊任鹽運使時開始築城,初名鳳凰城,因是鹽運司所在地,後更名運城。明朝沿襲元制,並不斷修繕運城城牆。成化九年(1473年),政府又增派巡鹽御史駐運城,以監臨鹽政。明清時,運城「其地雖屬安邑縣轄」,但在政務上自成體系[1]。
1947年4月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北野戰軍發起運城戰役,三打運城。同時,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陸續攻占今運城市境內的各縣[註 1]。12月28日,攻占運城,今運城市主城區。29日,西北野戰軍第2縱隊圍困安邑縣城。中華民國政府任命的安邑縣長張毓桐率部逃跑。31日,解放軍消滅出逃敵軍。中共政權取得運城全境[2]。1949年時成立運城專區。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1958年,以安邑縣、解虞縣、臨猗縣合併為運城縣。1970年,晉南地區撤消,重設運城地區。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運城市。
Remove ads
地理

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是傳統的農業大區。
運城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較長,春秋較短。冬季較冷,夏季炎熱。1月平均氣溫−0.9℃,極端最低氣溫-18.9℃(1971年1月23日)。7月平均氣溫27.4℃,極端最高氣溫42.7℃(1966年6月21日)。年均降水約530毫米。年日照時數2218.6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45%-55%。
政治
|
|
Remove ads
Remove ads
人口
截至2022年末,運城市常住人口為471.8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4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0.2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50.93%。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774,508人[1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134,779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360,271人,下降7.02%,年平均增長率為-0.72%。其中,男性人口為2,410,247人,占總人口的50.48%;女性人口為2,364,261人,占總人口的49.5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95。0-14歲的人口為802,712人,占總人口的16.81%;15-59歲的人口為3,018,752人,占總人口的63.2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53,044人,占總人口的19.96%,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54,104人,占總人口的13.7%。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352,523人,占總人口的49.2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421,985人,占總人口的50.73%。
Remove ads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764,709人,占99.7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9,799人,占0.2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361,552人,下降7.05%,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04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281人,增長15.0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04個百分點。
交通
209國道過境。
運城鹽湖國際機場(IATA代碼:YCU;ICAO代碼:ZBYC)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運城市的一座機場,位於運城市鹽湖區陶村鎮張孝村,距市中心11公里,2005年2月7日通航。
運城北站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姚孟鄉陶上村,是大西高鐵上的新建車站,也是運城第二個火車站,於2014年7月1日開通運營。運城北站站房面積7999平方米,車站設有4個月台。
文化

全市文物旅遊景點16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2處,名列全國各地市第一名。馳名中外的有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四大名樓之一永濟鸛雀樓、藝術宮殿芮城呂祖廟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祭祀聖地萬榮后土祠、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以及鹽湖舜帝陵、黃河大鐵牛、萬榮秋風樓、夏縣司馬光墓等。
運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教育
衛生
- 三級甲等醫院:運城市中心醫院、運城市第一醫院。
友好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