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棲霞寺舍利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棲霞寺舍利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棲霞街道的棲霞寺內,是一座八角五層的密檐式舍利塔,同時也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大的舍利塔。該塔相傳始建於隋朝年間,最初為木塔,塔毀後於五代南唐時期重建為石塔。該塔通高15米,由須彌座、塔身、密檐、塔剎幾部分組成。1988年,棲霞寺舍利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棲霞寺舍利塔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棲霞街道的棲霞寺中,在寺內大佛閣的右側[1],其始建年代沒有明文記載,相傳該塔建於隋代仁壽二年(602年),隋文帝向全國83個州散舍利建塔的時期,其中棲霞寺位於83個州中的蔣州[2],最早為木塔,但原塔已毀。五代南唐年間,高樾、林仁肇重建該塔,是為現存石制舍利塔[3]:39[4]:163。該塔是南京市境內現存最古老的舍利塔[5],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現存最大的舍利塔[6]。
結構
棲霞寺舍利塔為一座密檐式石塔[a],八角五層,高15米[b]。塔的底部為須彌座,底部為覆蓮,覆蓮上部為須彌座的束腰,其8個側面上雕刻有「華嚴藏海」,其中有海水、亭台樓榭、水牛、龍等浮雕,其中正南、正西和東北三個方向的浮雕均被修補過。束腰部分雕刻有釋迦八相圖,順序由西北側至正西側順時針排列,依次為「乘象投胎」,「樹下誕生、九龍浴佛」,「出城郊遊」,「逾城離家、深山苦修」,「樹下坐禪、河中沐浴、村女獻乳」,「說法」,「降魔」,「涅盤和毗荼焚化」。[查證請求]在束腰的正東面和正西面共計4根角柱上各有一條立龍雕塑,其中西北方向的立龍已經殘缺,其餘三個方向保存完好。須彌座頂部刻有3重仰蓮,仰蓮內隱約可見幾尊伎樂造像。仰蓮上方承托塔身。塔身平面為八角形,整體較高,所有拐角處均雕刻成柱子的形狀,上方刻有偈語。正南正北兩個方向均雕刻有塔門,東南和西南兩面各雕刻有一尊天王造像,東北和西北兩面各雕刻一尊力士造像。在塔身的最上方、密檐部分以下,每面各雕刻有2個飛天造像,造型各異。上方為密檐部分。密檐共計5層,挑出較遠。每兩層相鄰的密檐之間的八面上,每面各開有2個佛龕,每個佛龕內各雕刻有1尊佛像。密檐部分上方為塔剎。[4]:164[3]:39[2][7][8][9]
Remove ads
保護
1929年,棲霞寺舍利塔得以重修並大致恢復原貌,這次維修由香港的居士何東曉與張蓮覺夫婦出資,劉敦楨設計,葉恭綽主持[10]。1988年,棲霞寺舍利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數百年間,由於年久失修而導致風化開裂,棲霞寺舍利塔上脫落了共計8塊石頭,其中最重的約有1噸重。1993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對棲霞寺舍利塔展開維修,耗時一個月將這8塊石頭恢復原位。1993年,該工程通過驗收,舍利塔重新對外開放[10]。
圖片
-
塔的基座
注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