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核能安全委員會

中華民國中央核能業務主管機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核能安全委員會
Remove ads

核能安全委員會(簡稱為核安會),為中華民國核能業務主管機關,前身為1955年5月31日所成立的「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2023年9月27日改制,設有附屬機關輻射偵測中心,主要負責核能發電廠核子設施及輻射作業場所的安全監督。

快速預覽 核能安全委員會, 機構概要 ...
Remove ads

歷史

  • 1954年聯合國大會第九屆常會審議美國提出「國際合作發展原子能和平用途」後,12月外交部建議行政院設立原子能研究機構,並參加國際原子能會議
  • 1955年5月31日,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成立,但相關業務由教育部科學教育委員會辦理,主任委員由教育部部長兼任。
  • 1955年8月第一屆國際原子能和平用途會議召開後,原能會修正組織規程,主任委員由行政院院長聘任,置常務委員5至7人、專任臨時人員4人。之後原能會再修正組織規程,分設3組(計畫組、技術組、總務組),置組主任3人、專門委員2人、專員4人、薦任主計員1人、秘書1人、委任辦事員2人、雇員2人,總員額為26人。
  • 1968年5月9日,總統令公布《原子能法》,規定設置原子能委員會。
  • 1970年12月3日,總統令公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組織條例》,原能會成為依法設置之機關,主委改為專任,總員額為專任41至55人、兼任9至13人。
  • 1979年7月27日,《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組織條例》修正公布,原能會完成設置綜合計畫處、核能管制處、輻射防護處、秘書處、人事室、會計室及六個專門委員會,另有核能研究所、臺灣輻射偵測工作站及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等三個附屬單位。
  • 1992年11月23日,原能會增設核能技術處。
  • 1996年1月26日,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改制為放射性物料管理局。7月17日,臺灣輻射偵測工作站改制為輻射偵測中心。
  • 2003年7月10日,原能會舟山路舊址由國立臺灣大學接收,成為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館。
  • 2010年2月3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確定將裁撤原能會。
  • 2017年,原能會會徽改為紅黃藍綠四色原子環繞圖加黑色「原子能」與「AEC」字樣。
  • 2022年5月5日,行政院院會通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及《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組織法》草案[1]
  • 2023年5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組織法草案》[2]及《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3]6月21日,公布制定核能安全委員會組織法[4]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設置條例[5]
  • 2023年9月27日,改制降編為直屬中央三級獨立機關「核能安全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併入核安會、輻射偵測中心一同降為四級所屬機關、核研所改組為行政法人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
Remove ads

歷任首長

前四任原能會主委由教育部部長兼任。

更多資訊 任別, 姓名 ...
Remove ads

組織

  • 主任委員
    • 副主任委員
      • 主任秘書
      • 兼任委員:3-5人(任期3年得連任一次,委員中具有同一黨籍者,不得超過委員總額二分之一)
現任委員
  • 劉文熙
  • 張惠雲
  • 程明修
  • 龍世俊
  • 黃偉慶
業務單位
  • 綜合規劃組
  • 核安管制組
  • 輻射防護組
  • 保安應變組
  • 核物料管制組
輔助單位
  • 秘書室
  • 人事室
  • 政風室
  • 主計室
所屬機構
  • 輻射偵測中心
其他
  • 基金管理會: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基金管理會
  • 常設委員會
    • 原子能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審議委員會
    • 核子反應器設施安全諮詢會
    • 核能四廠安全監督委員會
    • 游離輻射安全諮詢會
    • 放射性物料安全諮詢會
    • 國家賠償事件處理會
    • 法規委員會
    • 性別平等專案小組
    • 性騷擾申訴調查處理委員會
  • 非常設委員會
    • 核子事故調查評議委員會
    • 核子事故復原措施推動委員會
  • 駐外單位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