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高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Remove ads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壯語Gveilinz Denjswj Gohgi Dayoz),原名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是一所以電子信息學科為優勢,機電結合、理、工、文、管、法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大學,也是全國四所電子科技大學之一[1]。位於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東部。該校有金雞嶺校區、六合路校區、花江校區和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的北海校區共四個校區。

快速預覽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老校名 ...
Thumb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明德樓
Remove ads

歷史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前身時期(1960-1979)

1960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批准在桂林建立桂林機械專科學校。同年4月,規劃中的桂林機械專科學校和桂林技工學校合併,計劃成立桂林機械專科學校,學校附設中專部和技工部。同年9月15日,桂林機械專科學校成立大會召開,該日後來定為校慶日。同年11月,桂林機械專科歸為第三機械工業部領導。

1961年6月,根據第三機械工業部教育局下達精簡下放的指示,學校撤銷技工部。1962年4月,第三機械工業部決定將桂林機械專科學校更名為桂林機械工業學校,學校由專科改為中專。

1964年,學校劃歸第四機械工業部管理。次年,學校被改建為既是學校也是工廠,既出人才又出產品的體制。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席捲,學校於1966年至1971年間停辦。直到1972年春,學校才恢復辦學,並更名為桂林無線電學校。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時期(1979-2006)

1980年5月2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桂林無線電學校的基礎上建立桂林電子工業學院,隸屬第四機械部。學校由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支援建設。同年8月30日,西電的首批人員到達桂林。

1980年9月15日,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成立,並召開慶祝大會。次年5月,院廠分開建制。

1981年到2006年間的各個時期,學校先後隸屬於不同的國家機關的管理體制。1983年3月至1988年5月學院隸屬於電子工業部。1988年6月至1992年學院隸屬於機械電子工業部。1998年4月至2000年1月,學院隸屬信息產業部。1993年至1998年3月,學院隸屬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和電子工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2000年2月至2006年,學院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信息產業部,為自治區和信息產業部共建高校。

1990年11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臨學院並題詞「為發展電子工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時期(2006-至今)

2006年2月4日,教育部下文同意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更名。同年6月6日,學校更名慶典大會在東校區隆重舉行。在此之後,學校仍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信息產業部。2018年,學校成為廣西區唯一一所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學校正式加入國防科工局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行列。[2][3]

2009年2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聘請出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名譽校長。

校區

六合路校區

該校區位於桂林七星區六合路123號,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園。該校區是學校產學研合作與交流的重要窗口,並承擔著大學生、研究生入園開展創業創新實踐教育任務。

金雞嶺校區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金雞嶺校區原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東校區,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老校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金雞路1號。坐落在桂林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

花江校區

花江校區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主校區,占地面積3571畝,規劃面積6000畝,環繞花江水,坐擁堯山下,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原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堯山校區,於2012年正式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花江校區,因校園邊有一條名為花江的河流。花江清澈見底,是度假、休閒、遊玩的好地方。 花江校區於2006年開始動工修建,一期工程投資12億人民幣。於2014年已經完成4期的工程建設。截至2014年校區的占地面積已經接近4000畝,距離規劃建設的6000畝還差2000畝。整個校區包括一條商業街、華南地區最大的單體大學圖書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逸夫科技樓、食堂、體育館、教學樓以及宿舍區等一系列建築。該校區生活學習設施完善,學生宿舍採用標準化公寓,具備獨立衛生間;教學樓配備一系列的現代教學設備。該校區離市區13.5公里,有13路公交車在花江校區與金雞嶺校區之間運行,交通方便。整個校區風景宜人,有多個面積較大人工湖,空氣清新,是一個人工的氧吧。2016年開始有留學生在花江校區學習,主要為語言留學生。隨後一年,國際留學生陸續搬到花江校區。現除部分研究生因需要外,大都在花江校區學習生活。

Remove ads

北海校區 -> 廣西海洋學院(籌)

北海校區位於海濱城市北海市,成立於2008年,原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高等專科層次的職業教育。2013年,成立海洋信息工程學院,舉辦本科層次的教育。2016年船舶與海洋工程碩士點獲批招生。2017年成立了東協教育中心。該校區由東、西兩個區域構成,占地541畝,設有海洋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和經濟與管理學院。[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計劃合併轉設為「廣西海洋學院」,廣西教育廳爭取將設置廣西海洋學院納入教育部下一輪考察評議範圍。[5]

南寧研究生院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南寧研究生院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在南寧設立的研究生教育機構,位於南寧市江南區明秀路1號。該研究生院成立於2019年,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負責研究生教育、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工作。[6]

院系設置

2020年8月26日,中新網採訪廣西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陳真誠教授團隊,該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聯合檢測試紙

為了方便教學管理,學校有對院系編號的傳統,院系編號使用至今,普遍按照學院成立時間進行編號,學院編號成為了各個學院的特色。

桂林校區

更多資訊 院系簡稱, 學院名稱 ...

[8]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和建築與交通工程學院在本科生教務系統中簡稱生環院和建交院,人工智慧學院無官方明確簡稱,這三個學院在本科生學號里代表學院的編號分別為為14、15和16,故稱為十四、十五和十六院。

更多資訊 學院名稱, 備註 ...

北海校區

更多資訊 學院名稱, 備註 ...

[9]

獨立學院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是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舉辦的獨立學院,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創辦的桂林電子工業學院信息科技學院。2004年,教育部下文確認學校為獨立學院;2006年,學校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10];2021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桂林信息科技學院[11]

專業設置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科主要以電子信息類的工學為主,還有機電類工學、 管理學法學文學等幾大類學科。2010年,有在校各類學生32000名 ,專任教師1500餘名,其中50%以上擁有博士碩士學歷。學院現有50個本科專業 ,34個碩士學位授予學科,7個學科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個「與合作高校聯合培養 、招生計劃單列」博士點,是工商管理碩士(MBA)培養單位。

研究生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于于1995年起開始正式招收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機械工程[080200]

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00]

網絡空間安全[083900]

儀器科學與技術[080400][12]

光學工程[080300][13]

碩士研究生

南寧研究生院

本科層次

應用型本科(北海校區)

參考資料

參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