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梁在平

中華民國音樂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梁在平(1910年02月23日—2000年06月28日[1]),出生於河北高陽,是一位古箏古琴演奏家,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得主,一生致力於傳統音樂文化推廣。

快速預覽 梁在平, 音樂家 ...

生平

1924年在北京就讀四存中學時便學琴和箏於史蔭美[1]後又向楊時百鄭穎孫張友鶴等人習琴。曾獨奏《梅花三弄》,得到于右任的賞識。

1934年客居重慶時,曾與徐元白徐文鏡徐芝孫黃鞠生高羅佩合組天風琴社,[2][3]後來程獨清胡光瑨(瑩堂)等人加入,並推徐元白為社長。[4]

交通大學畢業之後,前往美國耶魯大學深造,並常在電視上演出,獲得不少關注。[1]

促成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藝專國樂科系的創立,並擔任國立藝專音樂科國樂組教師。[5]在1967年引薦吳宗漢擔任國立藝專的古琴教師。

藝術創作

曾經改編崑腔的〈錦上花〉、 河南古曲的〈上樓〉、客家的中州古曲〈出水蓮〉、古琴曲〈搗衣〉,並創作〈憶故人〉等十六曲。也致力於將工尺譜改為簡譜,以利箏樂流傳。[1]

家庭

其子梁銘越為古琴演奏家、古箏演奏家、作曲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博士、馬里蘭大學音樂系教授。

作品

  • 梁在平、莊本立著,《談國樂》。臺北:未詳,1959年。
  • 《梁在平古箏獨奏全集》,1969
  • 《梁在平箏路歷程》(箏曲大全),1969
  • 《梁在平古箏獨奏曲》,1969
  • 《中華國樂雅集古箏新曲》,1969
  • 《古箏協奏曲》,1969

榮譽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