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梁夫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梁夫人(1102年—1135年),本名無記載,訛稱梁紅玉[1]:22,是中國宋朝抗金人物,韓世忠之繼室。
宋朝文獻沒有記載梁夫人的名字和出身[1]:22。主要事蹟記載於《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宋史·韓世忠列傳》、《續資治通鑑》等史書,以及韓世忠墓誌、神道碑《中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等文獻。而源頭可能是成書最早的《要錄》,《要錄》共有6處提到梁氏,主要涉及四件事。
宋朝文獻中,與她有關聯的都是系國安危的大事。與她個人相關的事跡多來自民間傳說和在此基礎上創作的各類文學作品[1]:22。在傳說的出生之地江蘇省淮安市[3],人民建了祠堂,俗稱「七奶奶廟」,1982年,淮安縣政府在七奶奶廟原址重建「梁紅玉祠」,紀念這位中國古代傑出的巾幗英雄[4]:19—20。
Remove ads
名字、出身
宋朝文獻中,稱她為梁夫人或楊國夫人。梁紅玉一名首見於明代張四維的《雙烈記》[1]:22,「奴家梁氏,小字紅玉」[5]。陳與郊《麒麟罽》中,稱「扈紅玉」。明末清初,丁耀亢《續金瓶梅》稱「姓梁名玉」,是遺漏還是單字「玉」。當代研究者已無從查證。清代小說《說岳全傳》「我官拜五軍都督府梁紅玉是也」,沿用梁紅玉。其後戲劇作品以「梁紅玉」命名。除文學作品普遍使用「梁紅玉」一名,很多史書也稱「梁紅玉」[1]:22。視她為本地英傑的山陽縣民眾稱她為「巾幗英雄梁氏都督紅玉」[4]:19—20。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稱,「京口娼」出身的梁夫人,與妖化為虎的「小卒」韓世忠相識,「資以金帛成為夫婦」[6]。因《鶴林玉露》「京口娼」一說的影響,後世文獻及文學作品多稱梁夫人為娼妓出身。明代文學作品描述為「獨具慧眼的俠妓」形象。具體經歷則有多種說法[1]:22—23。
與其他名人類似,關於她的籍貫(出生地)亦有多種說法。《雙烈記》稱東京籍的京口娼[5]。該說法與《鶴林玉露》「京口娼」類似。或將「京口娼」的說法直接解釋為梁夫人的籍貫,如《鎮江府志》收錄梁夫人為鎮江府名人[2]:538。
除鎮江籍的說法外,當代關於梁夫人籍貫(出生地)的兩種說法:一是,出生於池州貴池縣(今安徽省池州市境內)的武將之家,流落至京口[2]:538;二是,出生於楚州山陽縣北辰坊(今江蘇省淮安市境內)[2]:539。文學作品及受其影響的地方史料中,更為主流的說法,是將兩種說法揉合在一起,即梁夫人籍貫屬安徽省池州市,出生地在江蘇省淮安市[3]。
最早考證梁夫人籍貫的是明末清初學者錢謙益。他依據韓世忠墓碑撰《韓蘄王墓碑記》,曰:「碑云:楊國家楚州,織簿為屋。蓋楊國家本楚州,寓京口也。」康熙年間,淮安府山陽縣纂修《山陽縣誌》時,根據閻若璩的提議,依據韓世忠墓碑記載,收錄梁夫人。明朝天啟年間纂修的《淮安府志》並未收錄梁夫人。《山陽縣誌》主修人張鴻烈經過考查,確定梁夫人是楚州山陽縣北辰坊(或稱北神堰、北辰堰)人[2]:538—539。山陽縣北辰坊在今淮安市淮安區淮城鎮新城村[4]:19。其後,乾隆年間《淮安府志》等地方志都沿用這一說法。《同治重修山陽縣誌》記:「宋,梁夫人,薊王韓世忠妻,楚州北辰坊人。初,江淮兵亂,梁流落為京口娼家女[2]:539」。光緒年間《淮安府志》山陽縣烈女記「宋,北辰坊烈婦、義婦李氏、蘄王韓世忠妻梁氏[4]:19」。
兩人育有一子保義郎韓亮[7]。
Remove ads
主要事跡
- 傳詔平叛: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金兵相繼攻下楚州、颺州,朝廷一片驚慌,在杭州護衛高宗的統制官苗傅勾結劉正彥叛反,想廢高宗立太子爲帝,韓世忠由山東從海上南下秀州(州治在今浙江省嘉興市)救駕。苗傅害怕握有重兵的韓世忠前來討伐,就將梁夫人及其子保義郎韓亮作爲人質扣押起來[7]。
當時的宰相朱勝非深知梁夫人的爲人,就假意勸說苗傅,說韓世忠擁有重兵,不能與他爲敵,應當派梁夫人和韓亮去撫慰他,才是上策。苗傅認爲有道理,就奏明被挾制的皇太后。皇太后召梁夫人入宮覲見,封她爲「安國夫人」,錫予甚渥,後執其手曰:「國家艱難至此,太尉首來救駕,可令速清巖陛。」梁夫人急馳出都城,遇苗翊於塗,告之故,苗翊色動,手自捽其耳。梁夫人覺得苗翊意非善,愈疾驅一日夜就到了秀州,與韓世忠商討對策[7]。
不久,韓、梁約集了四方兵馬,里應外合,一擧平定了苗、劉之亂,維護了南宋的政權,歷史上稱之爲「餘杭之難。」建炎三年(1129年)秋七月,韓世忠因救駕有功,高宗親賜「忠勇」二字予韓並擢升爲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封梁夫人爲護國夫人,稱梁夫人「智略之優無愧前史,給內中俸以示報正」,給予功臣之妻俸祿,梁夫人爲第一人[8]。
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韓世忠和梁夫人奉命鎮守京口,恰逢金兵來犯,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夫婦倆經過周密部署,與金兵在鎮江金山下會戰。梁夫人身先士卒,登上十幾丈高的樓櫓,冒著流矢,「親執桴鼓」指揮作戰[9],金兀朮被堵截在黃天盪裡48天,後來,金兀朮從江上逃跑。高宗為撫慰,褒獎甚寵,為韓世忠加官進爵,並封梁夫人爲「楊國夫人」。
Remove ads
隨夫出鎮楚州、逝世
紹興五年(1135年)三月,任淮東宣撫使的韓世忠移屯楚州山陽縣。經過戰亂的浩劫,楚州已滿目瘡痍,軍民糧食匱乏,居無屋。「世忠披荊棘,立軍府,與士同力役,其夫人梁氏親織薄爲屋」[10],現流傳之梁紅玉在挖蒲兒菜充饑應指此事。
梁夫人在和韓世忠移屯楚州後僅五個月就亡故了。時間在1135年10月6日(農曆八月二十六日)[1]:22之前。她逝世後,宋高宗「詔賜銀帛五百疋兩」」[11]。此外有一種說法,梁夫人隨夫出鎮楚州後,與金軍、偽齊軍隊開展戰鬥。在當年與金軍的戰鬥中,梁夫人腹部受重傷,力盡落馬而死,首級被金軍割去。金軍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還。南宋朝廷聞訊,對梁夫人大加弔唁[3][1]:23。
最終,梁夫人與丈夫韓世忠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在靈岩山的合葬墓裡還葬了韓世忠的其他三個妻子。她與其他韓世忠的家眷待遇相同,追贈邠國夫人[12]。後世戲曲小說安排梁夫人的結局通常與《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的記載衝突,稱梁夫人與丈夫韓世忠歸隱山林,白頭偕老、富貴餘生。她在韓世忠逝世兩年方才病逝[1]:23。《淮陰市志》及其他資料顯示:梁紅玉和韓世忠鎮守楚州十餘年,後來因岳飛蒙受莫須有之冤,遂辭去軍職歸隱蘇州。並且說梁紅玉卒於1153年,比韓世忠還晚兩年。此說法可能是源於《雙烈記》。
藝術作品

京劇傳統劇目《抗金兵》是黃天蕩之戰為背景,講述「梁紅玉擂鼓戰金山」一事。2014年,國家京劇院推出新編歷史劇《安國夫人》。此劇改編自梅蘭芳在1933年編演的《抗金兵》本子[13]。
電影名 | 飾演演員 | 劇中名字 |
梁紅玉 | ||
梁紅玉 | ||
梁紅玉 | ||
梁紅玉 | ||
梁紅玉 |
電視劇名 | 飾演演員 | 劇中名字 |
梁紅玉 | ||
梁紅玉 |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