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懷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懷民(1953年2月4日—),臺灣男演員、戲曲家,出生於臺北市。其跨界於於說唱藝術、講師、評審、廣播電台節目、幕後製作電視戲劇企劃、統籌、編劇、策劃、總監、製作人等領域。現為亞凰國際娛樂旗下藝人。
![]() |
![]() |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20年7月30日) |
簡介
1971年,楊懷民於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已更名為圖書資訊學系)一年級時,拜京劇老生關文蔚為師,學習京劇。
1974年,考取華視第二期演員訓練班,同學之中有李立群、顧寶明、劉尚謙、譚艾珍、崔浩然、丁也恬等。(資料來源:2015年4月28日《麻辣同學會》節目中劉尚謙說民國63年「西元1974年」考取,譚艾珍帶來畢業紀念冊說明民國64年「西元1975年」結業)。
1975年,以第一名畢業,與華視簽兩年約,半年後入伍。 退伍後考取中廣播音員,因學科成績優良應邀於中廣雜誌社任編輯。而後華視通告去演戲,客串2集後續約,1978年正式踏入演藝之路。曾出演現代、民初、古裝、京劇、京韻大戲、八角鼓、黃梅戲、紹興戲、廣東戲、歌仔戲等各式戲種。
1984年,因習有京劇底子,公開演出華視特別節目,受石文戶導演青睞,適逢華視歌仔戲孟麗君一劇缺少主小生,經石導推薦予葉青之邀,以不諳臺語、日以繼夜複習練唱身段演練,苦讀台語磨練,憑毅力學習之態度,參與華視葉青歌仔戲《孟麗君》的演出(扮演皇甫少華),幾經努力終成為歌仔戲著名的男小生,亦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位男性的歌仔戲小生,亦被暱稱為歌仔戲王子、皇帝小生。
1992年,開始擔任戲劇幕後製作工作,戲劇策劃計有:法冷情深,劉伯溫傳奇,國姓爺傳奇,包青天,七俠五義,兄弟有緣等劇。在此之前也在電視劇「中國神話故事」中,編寫了「觀世音」及「寶蓮燈」兩單元,是為其編劇。
1998年,金鐘單元劇『千帆過境』﹑『最後的審判』製作人。
1999年,應邀參與正中書局(風雅之歌)詩歌吟唱集錄製為吟唱者之一,獻身文化;於翌年出版發行。
2001年,擔任製作人,於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推出第一齣八點檔歌仔戲《秦淮煙雨》[1],亦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擔任講師;至今演出過電視連續劇、電視歌仔戲、京劇、黃梅調、舞台劇等各種戲劇共百餘齣。
2005年接拍『神機妙算劉伯溫』在錄影過程中聲帶受傷,延誤就醫時間,導致聲帶纖維化無法復原變啞嗓。
2010年2月,檢查出喉結旁甲狀腺上長了個2公分大的腫瘤,擔心開刀會傷害到聲帶故遲遲不敢開刀。之後卻變大成3公分,又發現甲狀腺上長了新瘤。2011年1月,接到表演通知後,為了登上歌舞秀忍痛先割掉已有兩年的3公分腫瘤,所幸還能唱惟聲音較之前的音調低,不能長時間說話唱歌聲音易啞需頻喝水。
2014年拍中視八點檔《月亮上的幸福》,因戲中劇情需拄拐杖被奸人所害摔跤多次。因此傷到脊椎而不自知,2星期內又連閃到腰2次,經醫生再檢查才發現是椎間盤破裂需要開刀。
自出道以來,除了演藝工作也曾任華視演員訓練班講師,投身各愛心公益活動、主持、賑災、義賣、義演或當義工、戲曲傳承,到師大、北大、陽明大學、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東吳、文化、中山女高、北一女、師大附中、高師大附中、建中、中山國中、文山國中等等各大院校、中學、民間及海外機構演講教學皆不遺餘力。至今仍活躍於演藝圈,不定期出現於螢光幕,且仍全心致力於公益、動保活動中,是位知名的動保人士。
近期作品為2018年4~9月-三立電視台八點檔《金家好媳婦》,飾演《民哥》一角,嘗試亦正亦邪的角色,深獲好評。
其文章曾發表於中華日報副刊:《秦香蓮的狂喊與理想之間》、《我家的絕代雙嬌》...。臺灣時報:《錄音室裡的驚聲尖叫》、《歐洲之旅》...。
Remove ads
演出作品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主持作品
出版作品
音樂作品
動保活動
楊懷民長期關心動保議題。2014年,與友人在宜蘭冬山購地蓋狗園,成立「台灣莉丰慧民V關懷動物協會」,又名「飛翔蜜境」。是一個集結救援、醫療、送養、收容、照養流浪毛孩的園區,主要救援死刑犬與病危的狗。[2][3]
獎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