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楚雄市
中国云南省楚雄州下辖的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楚雄市(楚雄彝文:,IPA:/ɣo21 lu21 lu21/,漢譯峨𡸮),古稱威楚,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中部的一座縣級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位於雲貴高原中部,元江水系與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東鄰祿豐縣,南連雙柏縣,西與南華縣和普洱市景東縣接壤,北同牟定縣毗鄰。東距雲南省省會昆明152公里,西距大理178公里。楚雄市同玉溪市、曲靖市與昆明市共同組成滇中城市群,為雲南省核心經濟發展區域。全市面積4434平方千米,2020年總人口63.15萬人,市人民政府駐鹿城鎮。
Remove ads
歷史

漢屬益州弄棟縣地。蜀漢、西晉屬雲南郡,西晉時彝族首領威楚在當地築城。晉咸康三年(338年)有「爨酋威楚,築城峨碌賧居之」,為楚雄建城之始。東晉屬建都郡,南北朝為爨氏割據區,隋屬昆州,唐屬姚州都督府、覽州,唐初市境大部屬覽州,北部的呂合一帶屬化州,皆隸於南寧州都督府,系遙置。後歸於南詔國和大理國,其中南詔時屬弄棟節度,在市境設有曲驛、覽賧、石鼓驛等城鎮。而在大理國前期為白鹿部(後稱石郡)有富筋賧、石鼓賧等建置,隸於雲生節度;後期廢節度,設威楚府,在楚雄市境有白鹿部、石鼓賧、德江城等建置。宋代元初,市境設有威楚、石鼓2個千戶,屬威楚萬戶府轄;至元八年(1271年)改威楚萬戶府為威楚路,以威楚千戶置威楚縣;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威楚縣為威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復降威州為威楚縣,並將富民、淨樂併入威楚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威楚縣為楚雄縣。其後,楚雄縣的建置及隸屬關係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國2年(1913年)裁楚雄府,楚雄縣除1948年內曾由設在姚安的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轄外,一直由省府直轄。解放後,楚雄縣屬楚雄專區轄;1958年4月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楚雄縣為自治州所轄15個縣之一,曾將雙柏、牟定、南華3縣併入楚雄縣,至1960年,併入的3縣先後恢復建制。1983年9月,撤銷楚雄縣設立楚雄市[6]。目前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彝族人口約占20%左右。
Remove ads
地理
楚雄地處雲貴高原上,境內多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山脈系哀牢山東麓支平余脈,多呈西北、東南走向。境內最高點是西舍路鄉哀牢山脈的小越墳山,海拔2916米;最低點為禮社江與彝家拉河、石羊江交匯處,海拔691米;市人民政府駐地鹿城鎮海拔1773米[6]。有相當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氣儲量。金沙江的多條支流流經市境。農業以水稻、小麥、菸葉種植為主,有採礦、食品、菸草等工業。
楚雄市河流分屬元江、金沙江兩大水系。元江上游的禮社江,從南華縣入境,穿越市境西南部,支流有馬龍河、三街河、白衣河、五街河、邑舍河、碧雞河、自雄河;金沙江水系有其支流龍川江從呂合入境,自西向東流經東瓜、鹿城、蒼嶺,再由西向北出境,是楚雄市壩區的主要河流。主要支流有紫甸河、西靜河、河前河、寨子小河、青龍河、蒼嶺小河。市境年平均降雨量39.6億立方米。境內水理論蘊藏量24.4萬千瓦,可開發量23.8萬千瓦。
楚雄市境內常見的生物資源有木本植物40多種,草本植物20多種,食用菌30多種。有野生中藥640多種,名貴藥材有三七、天麻、五味子、茯苓、小棕包等。發現野生動物519種,其中兩棲類29種,爬行類56種,鳥類329種,獸類105種。楚雄市西南部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茂密,人跡罕至,有名貴植物1480多種,鳥獸460種,兩棲爬行動物46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26種,已被列為聯合國「人與生物圈」森林生態系統的定位觀察站[6]。
同雲南大多數城市一樣,楚雄市的氣候四季如春、舒適宜人。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冬干夏濕,氣溫日差較大,年差較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濕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較短,冬季降水偏少。2006年年平均氣溫16.5℃。全市年平均氣溫約16℃,降水量為850毫米左右。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鹿城街道、彝海街道、東瓜街道、呂合鎮、紫溪鎮、東華鎮、子午鎮、蒼嶺鎮、三街鎮、八角鎮、中山鎮、新村鎮、西舍路鎮、樹苴鄉、大過口鄉和大地基鄉。
經濟
2022年,楚雄市生產總值達610.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33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328.60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232.18億元,增長2.0%。三次產業結構為8.1∶53.9∶38。人均生產總值98,034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6,111元、16,461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05,374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46億元,人均5,376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33億元,人均8,890元。[9]
人口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楚雄市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631,530人,城鎮人口426,823人(占67.59%),鄉村人口204,707人(占32.41%)。共有男性316,365人、女性315,165人,性別比為100.38。0—14歲人口共94,674人(占14.99%),15—59歲人口共439,413人(占69.58%),60歲及以上人口共97,443人(占15.4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共70,647人(占11.19%)。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03,984人,15歲以上的文盲有13,969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2.60%。[10]
交通
![]() | 此章節需要更新。 (2019年11月9日) |
位於楚雄州祿豐縣境內的廣通鎮至大理市的廣大鐵路穿過楚雄城區,設楚雄站。楚雄火車站距離廣通站30公里,離大理站183公里,隸屬昆明鐵路局管轄。廣通至大理鐵路於1998年6月通車,是雲南省重要的鐵路運輸大動脈。2010年9月10日,廣大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全長167公里,新建雙線、電氣化牽引,設計行車速度200公里/小時。工程投資估算總額為143.1億元。在楚雄州境內途經祿豐、楚雄、南華3個縣市,共95公里,投資額77.68億元,占整個工程量的56.9%,為國家一級雙線鐵路。[11]
2011年1月11日,昆明至楚雄開行城際列車,這是繼昆明至曲靖城際列車後雲南省開行的第二列城際列車,不過開行的頻率遠遠不及崑曲城際列車。昆楚城際列車的開通使得昆明至楚雄區段的運行速度和能力得到改善。列車編組為空調硬座7輛,列車等級為快速,票價36元。[12]城際列車運營初期為一站直達,運行時間約2小時17分鐘;後又增停廣通、祿豐車站,運行時間延長至2小時50分鐘。由於鐵路運力瓶頸,為整合當地鐵路資源。昆楚城際列車現已停運,待廣大線擴能改造工程完成後恢復運營。
目前楚雄市區開通了城市公交線路12條,投放公交車201輛、計程車500輛。
教育
楚雄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教育中心,教育具有較好的歷史傳統,不少學校都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兩所大學楚雄師範學院和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位於該市,市內還有多所中專、中學、小學及雲南省內本科院校的分校。楚雄市的基礎教育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及基礎。
- 楚雄師範學院是原楚雄師專和楚雄民族師範學校合併基礎上組建的,融全日制師範教育與非師範教育、廣播電視教育、成人教育於一體,是雲南省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一所本科師範院校。學院的總占地面積為635畝,分為雁塔、花果山兩個校區。楚雄師範學院已成為楚雄地區高等教育的在學術、師資及校園硬體條件上最為完善的院校。
- 楚雄州第一中學創辦於1932年9月,1961年被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1993年被首批評定為雲南省一級完全中學。其前身龍泉書院創建於1465年,是雲南歷史悠久的著名書院之一。
體育

楚雄市內有多處體育設施。州民族體育活動中心位於楚雄市桃園湖東北側,現有體育場、田徑場、足球場、射擊場、燈光球場、綜合館、體育館、體操房等體育設施,可滿足省級以上訓練比賽需要。楚雄州游泳館位於開發區龍川江畔,擁有室內標準50米泳池一座,用於舉辦過省級、州級游泳訓練比賽。每年4月至10月向公眾開放。
楚雄市於2002年7月20日至8月18日主辦第十一屆雲南省運動會。為迎接本次運動會,楚雄市政府投入了5200多萬元新建了七所場館。十一屆省運會共設14個比賽項目,共有3094人參加了本次運動會14個大項、391個小項的角逐。[13]第七屆全國殘運會於2007年在雲南昆明舉辦,曾在楚雄市內進行火炬傳遞。
大型活動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