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歐加登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歐加登戰爭(索馬利亞語:Dagaalkii Xoraynta Soomaali Galbeed,阿姆哈拉語:የኢትዮጵያ ሶማሊያ ጦርነት)是在1977年到1978年期間爆發於歐加登地區的戰爭。交戰雙方是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 戰爭起因是索馬利亞對衣索比亞管轄的歐加登地區提出領土要求。在這場戰爭中,蘇聯、古巴和南葉門公開支持衣索比亞。索馬利亞早期也曾經得到蘇聯支持,但後來蘇聯轉為支持衣索比亞。戰爭最後以索馬利亞撤出歐加登地區告終。
Remove ads
背景和經過
歐加登是衣索比亞東部的一塊土地,當地主要居民為索馬利亞人。在索馬利亞語中,歐加登意為「灼熱的土地」。二戰結束後,意屬東非的索馬利亞人聚居區全部在英國占領之下,故當地代表向聯合國請願要求統一,英國也曾提出按照宗教和種族重組邊界的「貝文計劃」,但因衣索比亞帝國的阻撓未能實現。1960年7月1日,索馬利亞共和國成立。之後索馬利亞領導人一直試圖將所有索馬利亞人居住的地區(除索馬利亞之外還有法屬索馬利亞-吉布地、歐加登、肯亞東北省的部分地區)併入索馬利亞。西亞德·巴雷通過軍事政變上台後,積極推進「大索馬利亞」計劃,從蘇聯等國購買大量軍火武裝部隊,與衣索比亞爆發衝突。[20]
1973年,瑞典石油勘探公司宣稱在歐加登地區發現特大油礦。1974年,索馬利亞的西亞德政府以東道主的身份,在首都摩加迪休舉辦了一屆非洲統一組織會議,正式開啟了索馬利亞政府的外向型外交步伐。1974年,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被政變推翻,衣索比亞國內陷入混亂。索馬利亞的西亞德政府便想趁機提出對歐加登的領土要求。1974年簽訂《蘇索友好合作條約》,蘇聯向索馬利亞提供援助,包括建立基礎設施,提供大量工業用品和等先進軍事裝備(包括米格戰鬥機和T-55坦克),此外蘇聯還向索馬利亞派遣了大量的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並建立了多個機場和大型通訊中心。
1975年年初,索軍將在歐加登的索馬利亞人游擊隊整合為「西索馬利亞解放陣線」,趁衣索比亞門格斯圖政權不穩之際派遣正規軍協同作戰。
1977年7月13日,第一批索馬利亞國民軍部隊開始入侵衣索比亞,7月25日攻占戈德。1977年7月21日,索馬利亞空軍的米格-21MF戰鬥機開始越境轟炸衣索比亞境內的目標。歐加登地區的機場和軍事基地以及其他軍事目標都遭到了襲擊。到1977年8月初,索馬利亞軍隊已經占領了戈德、德格赫布爾等重要城鎮,歐加登地區90%以上的領土都被索馬利亞軍隊占領。[21]到1977年9月,衣索比亞被迫承認它只控制了歐加登約10%的地區,形勢岌岌可危。9月13日,索馬利亞裝甲兵部隊在空軍支援下占領歐加登重鎮吉吉加,衣索比亞面臨敗局。
1977年8月17日,蘇聯首次正式譴責索馬利亞武力干涉衣索比亞內政。1977年10月門格斯圖訪蘇期間,衣索比亞和蘇聯簽訂了一攬子軍事合作協議,蘇聯政府同意向衣索比亞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並和古巴卡斯楚政權共同派遣規模大批志願軍「保衛衣索比亞革命」。[22]
為歐加登戰爭所舉行的蘇聯戰略大空運是從1977年11月25日夜間開始至12月中旬結束。至少有225架蘇聯軍用運輸機參與此次行動,包括安-12、安-22和伊爾-76,向衣索比亞運送了600輛T-55、T-62和PT-76坦克,300輛BMP-1履帶式戰車、BTR-60和BRDM-2輪式裝甲車,近400門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炮,外加百餘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散件,然後就地組裝,總價值將近10億盧布。
1977年12月,衣索比亞軍在人數和裝備上都超過了索馬利亞軍隊,衣索比亞動員2萬人派往歐加登前線。在18000餘人的古巴軍隊直接參戰。在蘇聯陸軍第一副總司令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大將(戰後晉升為蘇聯元帥)指揮下,1978年3月15日索馬利亞政府宣布從歐加登全部撤軍,歐加登再次被衣索比亞占領。[20]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