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
Remove ads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索馬利語Maxamed Siyaad Barre;阿拉伯語:محمد سياد بري;1919年10月6日—1995年1月2日)是索馬利亞政治家軍人,曾任該國第三任總統。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會說三種語言,英語索馬利語義大利語

快速預覽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 Maxamed Siyaad Barre, 第3任索馬利亞總統 ...
Remove ads

生平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的出生記錄尚不清楚。人們對他的確切出生年份進行了猜測,從 1909 年到 1921 年不等;儘管如此,人們普遍認為他是 1910 年左右出生於牧師父母。

統治

1969年,在總統阿卜迪拉希德·阿里·舍馬克被其保鏢刺殺後,西亞德通過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奪取政權,建立索馬利亞民主共和國,自任索馬利亞總統兼最高革命委員會主席。

內政

他以歐加登戰爭為契機擴張權力[1]以完成大索馬利亞的願望,並試圖消滅索馬利亞傳統氏族體系,其高壓統治製造了伊薩克種族滅絕等罪行[2]。同時發展軍事,與蘇聯交好,並推進土地改革。

外交

Thumb
1976年,巴雷與齊奧塞斯庫莫斯科親切握手

因蘇聯於歐加登戰爭中支持衣索比亞一方,巴雷便與蘇聯交惡,轉而倒向美國和同與蘇聯決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後於1963年、1972年、1978年三次訪華。美國要求索馬利亞「民主」並釋放民族政治犯才能提供軍事幫助。此要求為巴雷政府倒台和索馬利亞內戰埋下了禍根。

晚年

歐加登戰爭後,索馬利亞原本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被摧毀,饑荒開始,巴雷的支持率直降。由於索馬利亞的部族政治基礎深厚,加上巴雷統治期間極力壓制各部族的政治訴求,甚至動用軍隊鎮壓有異議的部族及抓捕其領導人,因此產生了大量地下部族政治運動和分離主義政治勢力。當巴雷應歐美要求特赦民族政治犯並實施民主化後,索馬利亞的政治形勢迅速部族化和軍閥化,無疑對索馬利亞的政治和經濟雪上加霜。1991年,巴雷被推翻,新政權無力阻止部族軍閥化,加上軍方也有部族主義和腐敗問題,很多部族獲得了武裝支持,索馬利亞內戰開始。巴雷之後流亡到奈及利亞拉哥斯,後於1995年在此去世。[3][4][5]

榮譽

1972年,朝鮮曾授予巴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