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陵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建置沿革
本名義陵,治辰陽縣境內,因與毗鄰蠻夷地界,多次被侵擾。光武年間治所東移,從而避免被蠻夷侵擾,朝議根據《左傳》中的「止戈為武」,《詩經》中的高平曰陵改義陵為武陵[1]。
漢高帝五年(前202年),改黔中郡置武陵郡,治所在索縣(今湖南省常德市東斷港頭鄉城址村,一說治義陵縣,今漵浦縣南馬田坪鄉梁家坡村西北)。轄境約當今湖南省沅江流域以以西,貴州省東部,湖北省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地。
武陵郡屬荊州刺史部。西漢後期,武陵郡領十三縣:索、孱陵、臨沅、沅陵、鐔成、無陽、遷陵、辰陽、酉陽、義陵、佷山、零陽、充。王莽時,改武陵郡為建平郡,東漢初復為武陵郡。[2]
東漢時,武陵郡移治臨沅縣(今湖南省常德市西),省義陵縣,佷山縣改屬南郡。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析置沅南縣。漢順帝陽嘉三年(134年),改索縣為漢壽縣。其後轄境逐漸減縮。[3]
建安十三年(208年)荊州牧劉表死後,劉備奉劉表長子劉琦繼任荊州刺史,武陵太守金旋向其投降(一作抵抗失敗被殺)。孫權亦奪取部分武陵郡,以黃蓋為太守,後交給劉備(即借荊州)。劉琦死後,其勢力推劉備繼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奪取武陵郡。
Remove ads
三國時期,武陵郡屬吳。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時,武陵郡蠻族等叛亂響應,但被步騭平定。吳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分武陵郡之零陽、漊中、充、臨澧、澧陽等縣立天門郡。[4]
晉武帝太康中,武陵郡領十一縣:臨沅、龍陽、漢壽、沅陵、黚陽、酉陽、辰陽、鐔城、沅南、遷陵、舞陽。[5]東晉時,省鐔城縣。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荊州立郢州,武陵郡改屬郢州。[6]陳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分荊州之天門、義陽、南平,郢州之武陵四郡,置武州,治武陵,以武州刺史領武陵太守。[7]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武陵郡,並臨沅縣、沅南縣和漢壽縣置武陵縣,其地屬朗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朗州為武陵郡。武陵郡領二縣:武陵、龍陽。[8]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武陵郡為朗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朗州為武陵郡。武陵郡領二縣:武陵、龍陽。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武陵郡為朗州。[9]
武陵蠻
武陵郡境內有盤瓠種等民族,史稱武陵蠻,又稱五溪蠻。東晉南朝時,武陵太守、內史例加「安遠護軍」之號,以管理武陵蠻。[10]
人口
行政長官
- 王堂,漢光武帝建武四年(28年)在任。[11]
- 魯恭,扶風平陵人,漢光武帝建武初在任,卒官。[12]
- 應郴,汝南南頓人,東漢中期在任。[13]
- 李進,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在任。[14]
- 樂仁,南陽淯陽人,東漢時在任。[15]
- 應奉,字世叔,汝南南頓人,漢桓帝永興元年(153年)出任,後坐公事免。[13]
- 陳奉,漢桓帝延熹六年(163年)在任。[16]
- 陸康,字季寧,吳郡吳人,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出任。[17]
- 曹寅,漢獻帝初平初在任。[18]
- 穎容,字子嚴,陳國長平人,漢獻帝初平中由劉表任命,不肯起。[19]
- 劉叡,漢獻帝建安中由劉表任命。[20]
- 劉先,字始宗,漢獻帝建安中由劉表任命。[21]
- 金旋,字元機,京兆人,漢獻帝建安十四年(209年)降於劉備。[22]
-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約漢獻帝建安十四年(209年)後由孫權任命。[23]
- 吉茂,字叔暢,馮翊池陽人,曹魏時除,不之官。[24]
- 衛旌,吳大帝時在任。[25]
- 謝承,字偉平,會稽山陰人,吳大帝時在任。[26]
- 孫恢,吳郡富春人,孫吳時在任。[27]
- 鍾離牧,字子幹,會稽山陰人,吳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出領,後遷公安督、揚武將軍,後又復領,卒官。[28]
- 郭純,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試守,為鍾離牧所擊敗。[28]
- 羅憲,字令則,襄陽人,魏、晉之際領。[29]
- 楊宗,晉武帝時在任。[30]
- 郭景,西晉時在任。[31]
- 戴昌,西晉時在任。[32]
- 趙厥,西晉時在任。[3]
- 賈隆,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遇害。[33]
- 苗光,晉惠帝後期在任。[29]
Remove ads
國主
武陵國(300年代—371年,387年—403年,404年—420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王 | 莊王 | 司馬澹 | 300年代—311年 | 司馬伷第二子 |
2 | 武陵王 | 哀王 | 司馬喆 | 司馬澹子 | |
3 | 武陵王 | 威王 | 司馬晞 | 318年—371年 | 司馬睿子 |
國除;後復 | |||||
4 | 武陵王 | 忠敬王 | 司馬遵 | 387年—403年 | 司馬晞孫 |
楚受禪,降封彭澤縣開國侯;晉匡復,復國 | |||||
4 | 武陵王 | 忠敬王 | 司馬遵 | 404年—408年 | |
5 | 武陵王 | 定王 | 司馬季度 | ?—412年 | 司馬遵子 |
6 | 武陵王 | 司馬球之 | ?—420年 | 司馬季度子 | |
宋受禪,國除 |
武陵國(403年—404年)[58]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郡王 | 桓石康 | 403年—404年 | 桓豁子 | |
晉匡復,國除 |
武陵國(435年—453年,470年—479年)丨食邑2000戶→5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郡王 | 劉駿 | 435年—453年 | 宋文帝第三子 | |
即皇帝位,國除;後復 | |||||
2 | 武陵郡王 | 劉贊 | 470年—479年 | 劉駿弟子 | |
齊受禪,國除 |
武陵國(479年—502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郡王 | 昭王 | 蕭曄 | 479年—494年 | 齊高帝第五子 |
2 | 武陵郡王 | 蕭子某 | ?—502年 | 蕭曄子 | |
梁受禪,國除 |
武陵國(514年—552年)|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郡王 | 貞獻王 | 蕭紀 | 514年—552年 | 梁武帝第八子 |
即皇帝位,國除 |
武陵國(565年—589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郡王 | 陳伯禮 | 565年—589年 | 陳文帝第十子 | |
陳亡,國除 |
參見
徵引文獻及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