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紀
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蕭紀(508年—553年),字世詢,為梁武帝蕭衍第八子,母葛修容,梁簡文帝蕭綱、梁孝元帝蕭繹之弟。在侯景之亂中曾短暫稱帝。
Remove ads
生平
蕭紀自小勤學,不好輕華。後封武陵郡王、彭城太守、揚州刺史[1]等職,後出任益州刺史。[2]蕭紀在治蜀之前,蜀地民生凋敝,當地百姓因為連年的戰亂紛紛背井離鄉遠離蜀地,許多郡縣都已經荒廢,也導致了大量了獠人遷入了蜀地各部。蕭紀在益州上任後,改變了以往官員對當地獠人的壓迫的政策,以往益州的官員都會征討獠人,掠奪獠人財物或者將他們作為家奴以補貼私用和公需,而蕭紀則直接採用了撫慰的手段,比較成功地緩和了民族矛盾。而且還重新設置了荒廢已久的郡縣,設立邛州(今四川邛崍)和戎州(今四川宜賓)。蕭紀治蜀期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蜀地並沒有像之前很多時期一樣經常發生大規模民變,並且使得蜀地和西域各國的商業通道保持暢通,向南開拓了長期遠離南方的中央政府的寧州(今雲南省東南部)、越巂(今四川攀西地區)兩郡。《資治通鑑》評價他「內修耕桑鹽鐵之政,外通商賈遠方之利,故能殖其財用,器甲殷積。」蕭衍對蕭紀的表現非常滿意,於是加封他為征西大將軍。有一年梁武帝很想念兒子,便派遣張僧繇到成都給蕭紀畫像以便帶回京師觀看。但是他的許多兄弟們很忌憚他,比如邵陵王蕭綸在蕭紀不斷加封官職後憤憤不平,被蕭衍斥責,覺得他無才能和蕭紀爭功。
侯景之亂時,蕭紀坐擁益州軍政資源,不前往平亂;梁武帝死後,蕭紀在世子蕭圓照的提議下,於西元552年四月乙巳(5月16日)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天正[3]。同年八月,蕭紀率大軍南下,想趁自己的兄弟梁元帝蕭繹剛剛在江陵稱帝不久立足未穩,而且因為平定侯景之亂之後消耗巨大的時機攻滅他,摘取他平亂的勝利果實。蕭繹大為驚恐,一面封鎖了瞿塘峽,一面派人請求西魏出兵援助,準備偷襲蕭紀的老巢成都,西魏遣大將尉遲迥帶領大軍直攻成都。
蕭紀在與蕭繹對戰的時候,常常用金餅來激勵士卒,所以剛開始經常取得勝利,但是後來將士們得勝回來後發現蕭紀並沒有兌現以軍功賞賜金餅的諾言,導致蕭紀軍的軍心受挫。後來西魏的軍隊已拿下漢中,即將要打到成都,將士們聽聞家鄉失陷,人人思歸。蕭紀斷然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但是他知道繼續和蕭繹對戰下去凶多吉少,於是派度支尚書樂奉業赴江陵向蕭繹求和。樂奉業也實在不滿蕭紀的所作所為,向蕭繹坦誠說川軍人心渙散,一擊即潰,千萬不要同他講和。之後蕭繹命令部隊反攻,一舉奪取了三個城堡,其餘城堡的守軍見狀紛紛逃亡或者投降,蕭紀的大軍瞬間被擊潰,兵敗如山倒。蕭繹平定了後方陸納的叛亂,軍隊也集結完畢,便給蕭紀回了信,即《又與武陵王紀書》[4],稱「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表示拒絕講和,彼此的兄弟之情已盡。
553年七月丙戌(8月20日),蕭紀被蕭繹部將樊猛圍困,蕭繹當時給樊猛下令務必殺掉蕭紀,於是樊猛跳上蕭紀的龍船,挺長矛直奔蕭紀。蕭紀見逃生不得,連忙求饒,將一袋金餅給樊猛,說道:「這袋金餅贈給將軍。只求你送我去見見七官(蕭繹)。」樊猛冷笑著說:「天子是你想見就見的嗎?這些金餅,只要殺了你,還不都是我的?」於是蕭紀於硤口被一槍刺死,得年四十六歲。蕭紀的兒子蕭圓滿見父親被圍,駕船趕來援救,也死於亂刀之下,益州全境很快被西魏占領。之後,梁元帝下令除去蕭紀所屬宗室戶籍,改姓饕餮,其子蕭圓照、蕭圓正、蕭圓滿等皆改姓饕餮。蕭紀之女蕭妙瑜墓誌中稱其為「丞相武陵貞獻王」。[5]
Remove ads
家庭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