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殖民博覽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殖民博覽會是新帝國主義時期列強召開的一種博覽會,主題常是展示殖民地風物,目的是促進商貿發展。

世界上首次殖民博覽會召開於1866年,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殖民地舉行,這之後的25年內又舉行多次這類展覽,涵蓋澳大利亞大陸的各殖民地。1931年的巴黎殖民博覽會持續6個月,售出3,300萬張門票,是頗為著名的一次殖民博覽會[1]。法國共產黨更針對此會舉行反殖民博覽會,主題為「殖民地的真相」,展出各種殖民地強迫勞動等剝削活動的證據。德國和葡萄牙亦舉辦過此類博覽會。
一些殖民博覽會上設有人類動物園展覽,如1931年的巴黎殖民博覽會[2]。
日本在本土、朝鮮和台灣亦舉辦過數次博覽會,但和歐洲人的重點不同,日本更強調展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成就。這種展覽會隨著去殖民化而偃旗息鼓,1948年的布魯塞爾殖民博覽會(Foire coloniale)是歷史上最後一次殖民博覽會。
Remove ads
列表
Remove ads
圖冊
-
1896年柏林大工業博覽會
-
1929年朝鮮博覽會展區大門
-
布魯塞爾博覽會的明信片
-
河內博覽會展區明信片
-
1906年馬賽博覽會展區的越南塔明信片
-
1894年裡昂博覽會展區地圖
-
鳥瞰英法博覽會展區
-
橡膠博覽會展區
-
帝國慶典展區的加拿大議會複製品
-
1914年熱那亞博覽會海報
-
英帝國博覽會季票
-
三寶壟殖民博覽會
-
為英帝國博覽會而建的工業宮
-
1931年巴黎博覽會的仙人掌建築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